一、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
在“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中,项目专家通过近年来研究,提出了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概念,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应用生态学手段达到化肥农药减施目标的生产方式方法称之为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依据生态学理论、平衡施肥原理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原理,提出了稻蟹生态种养中化肥农药减施的主要途径方法或措施,以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为基础,协同优化集成各减施单项技术,创建 了“稻蟹综合种养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模式”。
比空稻蟹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模式航拍图
利用优质多抗水稻品种,放养适宜河蟹密度,集成“沟畦并行、比空种植”+“一次性侧深减量施肥、减氮控病”+“秸秆还田、饲喂河蟹粪便肥田”+“河蟹除草协同坝埂种豆生态控草”+“性诱(或赤眼蜂投放)、立体种养生物多样性控害”+“绿僵菌、苯丙烯菌酮等生物防治”等核心技术,创建的“12比空稻蟹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模式”既能满足河蟹健康养殖对养殖沟的需求,又让空行占水稻种植面积控制在8%以下的标准要求,养殖沟边行因边缘效应增加的产量基本弥补空行减产,同时适应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要求,解决了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成本过大、稻蟹种养效益不高等实际问题,实现化肥减量30%以上,农药减施70%以上,堪称水稻化肥农药生态减施的经典模式。
种养、非种养稻田对比图
“稻蟹综合种养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模式”实现了田中种稻、水中养蟹、坝埂种豆的立体生态种养殖的有机结合,是名副其实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食品安全型产业。实现了“水稻+水产=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即“1+1=5”,达到了“一水两用、一地双收”的效果。三年来累计推广面积达80余万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
玉米大豆供需缺口大,争地矛盾突出,使我国粮食安全受制于人。
在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成果中,项目组专家以“高产出、机械化、可持续”为目标,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创新关键理论、技术和机具,历经18年,构建了带状复合种植“两协同、一调控”资源利用和株型调控理论,为提升系统生产能力提供了理论基础;研发出“选配良种、扩间增光、缩株保密”核心技术和“减量一体化施肥、化控抗倒、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实现玉米不减产、每亩多收大豆100-150公斤,破解了间套作高低位作物不能协调高产与绿色稳产的难题;研制出轻简、高效、安全、稳定的种管收系列机具,制定了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实现了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攻克了间套作难以机械化的世界难题;融合品种、技术、机具等参数33项,形成了“适于机械化作业、作物高产高效和分带轮作”同步融合的技术体系,制定了首部间套作国家行业标准,创建了“三融合、四圈层、五结合”成果推广新机制,截至2020年累计推广8000余万亩,新增经济效益274亿元,新增大豆988万吨,减施氮肥32万吨。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获专利授权26件、制订标准3项、发表论文296篇、研制机具5款,在间套作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连续12年入选国家主推技术,2019年遴选为国家大豆振兴计划重点推广技术,为保障我国玉米产能、提高大豆自给率提供了新途径。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