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测土监控定量施肥技术
“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研发了小麦测土监控定量施肥技术,被农业农村部推荐为主推技术。
该技术针对我国主要麦区小麦生产经营主体规模大小不一、管理水平参差不齐、氮磷肥过量、土壤养分残留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确定了不同麦区麦田由于养分含量过高而不宜再施肥的土壤氮磷钾养分临界值,以及土壤养分含量低而需要培肥的土壤养分临界值;确定了不同麦区测土监控、定量施肥的小麦监控施肥技术关键参数、施肥模型;开发了手机APP系统,可根据农户的小麦产量目标、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结合农户所在的麦区,评价农户的土壤养分供应能力和施肥状况,推荐小麦科学的氮磷钾肥料的用量和基追肥比例,并给出小麦耕作栽培与病虫草害防治的要点与建议。
2018年以来,结合国家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实施,在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宁夏、新疆、青海等省份,该项目组与当地科研人员、农技推广部门、种植大户、种植专业合作社及农业服务组织合作,开展技术的示范培训和推广应用。在维持小麦丰产优质的前提下,减少氮肥19%,肥料44%,钾肥26%,氮磷钾肥生产力分别提高20%、52%和35%,1 米土层的硝酸盐残留减少了15%,累计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为维持北方麦区小麦连年持续丰产优质绿色生产提供了保障。
二、高山蔬菜减施增效成果显著
我国高山蔬菜产业在市场经济作用发展迅猛,年播种面积2400余万亩,产值愈1000亿元。高山蔬菜产业在保障广大市民夏季蔬菜供应的同时带动了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发挥着重大作用。但高山蔬菜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病虫加重,肥药成本上升,生态问题显现等技术问题。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2018YDF0201200)在我国西南高山高原露地蔬菜产区开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试验示范取得显著成效。
针对高山番茄栽培中雨水多,雨传病害重,大肥大水增产效果差等问题项目推广的高山番茄避雨栽培“三改”技术:即改品种(改有限为无限生长型品种),改施肥方式(水肥一体化配方精准施肥),改栽培方式(开花结果期顶部薄膜覆盖,切断晚疫病、细菌性斑点病、溃疡病等雨传病害侵染路径),示范效果十分显著:亩用药成本由约每亩2000元降到每亩50元,晚疫病病情指数降低59.1%,细菌性斑点病指数降低68.7%,化学农药施用量减少40%以上,亩复合肥由每亩150-200千克降低到每亩60千克。与此同时,产量由每亩5689千克增加到每亩6126千克,增产7.68%,亩收入达到18000元。此项技术在四川阿坝州、湖北恩施、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贵州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精准扶贫地区, 培训20余场次,5000余人次,累计示范推广7.5万亩,亩增收2000元。
示范推广抗根肿病的大白菜、甘蓝、萝卜新品种,结合增施功能有机肥、田间废弃物就地生物转化利用等技术,使长阳火烧坪有效克服了长年困扰的根肿病危害问题,产业得到稳步发展。
项目分别先后集成建立高山甘蓝、大白菜、萝卜、番茄、辣椒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7套,在湖北鄂西、重庆武隆、四川阿兹、贵州毕节等贫困老区建立示范基地20多个,示范推广高山蔬菜抗病抗逆新品种36个,减肥减药绿色防控、田间废弃物就地生物转化利用等新技术12项,三年累计示范应用220万亩,肥料利用率提高 15%,化肥减量 30%,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 12%,化学农药减施35%,平均减施增产3%,先后培训农技人员1000 人次,培训新型职业菜农50000人次。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