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典型经验 详情
试行农产品合格证 “小蔬菜”变成“大产业”
——安徽省滁州市天长市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菁
  • 2020-12-01 20:15:35

一、生产主体基本情况

天翔蔬菜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11月,基地布局合理,园区环境优美,分为行政服务区、蔬菜生产区、分级包装区、仓储物流区。设施蔬菜面积612亩,每年生产番茄、黄瓜、青椒等蔬菜110万多公斤,产值200多万元。

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试行具体措施

(一)疫情无情人有情,持“身份证”进场

合作社积极落实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农药有机肥料入库出库制度、用药制度、安全间隔期制度、采收标准、包装标准、新鲜配送规范等9项制度。2月10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合作社众志成诚、抗击疫情,对捐赠给金太阳和夕阳红养老院的萝卜、青菜等蔬菜开展快速检测,现场开出滁州市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11.jpg

图 滁州市开具的第一张食用农产品合格证

合作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捐赠蔬菜

(二)例行监测加自检,拿“承诺书”上市

合作社是天长市永福农产品批发市场直供基地,同时在市区有6家蔬菜直营店,为确保蔬菜安全,除配合完成部、省、市蔬菜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外,还自建了蔬菜产品检测室,每批蔬菜上市前进行农残快检,做到批批要检测、车车都合格,检测合格后开具农产品合格证后进入市场。

22.jpg 图 合作社蔬菜农残快检情况

(三)合格证追溯双覆盖,举“新名片”前行

合作社原先开具的是纸质合格证,安徽省今年将追溯体系纳入民生工程后,合作社成功注册省级追溯平台,将合格证与追溯二维码有机结合,打印出两证合一的电子合格证,也是合作社的“新名片”。截止目前已开出纸质合格证2317张、“追溯码+合格证”两证合一电子合格证193张,带证上市农产品673.2吨。并积极保障市场供给,每天向各大市场、超市、学校提供蔬菜3000多斤。

33.jpg 

图 “追溯码+合格证”两证合一电子合格证

三、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成效

(一)提销量增效益

合作社狠抓合格证制度和追溯管理,市民用手机扫描合格证上二维码就能了解蔬菜的产地、生产日期、种植过程、是否使用禁限用农药等情况,满足了市民的知情权,提高了市民购买的意愿。原先有些蔬菜进入超市销售困难,现在蔬菜附带合格证后,超市、学校争相订货,一些优质蔬菜品种价格每公斤上涨1-2元,每天向各大市场、超市、学校提供蔬菜3000多斤,增加经济效益30多万元。

(二)落实责任保安全

合作社理事长项永祥表示:合格证制度出台后,我们的蔬菜由原来的“披头散发、没名没姓、来路不明”转变为身份证标示,默认合格转变为承诺合格,产品监管转变为主体监管。我们需要更加注重蔬菜产品质量安全,在蔬菜种植中不用违禁农药,严格遵守间隔期,开展自检,同时欢迎政府部门监督抽检,做到批批合格、车车安全。

(三)融入长三角扩市场

合作社的蔬菜以前只供应本地,有时还出现卖菜难现象,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并发表重要讲话后,现在一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二是带合格证上市,合作社的蔬菜基地逐渐成为江浙沪的菜蓝子,今年预计60多万斤蔬菜直供到南京、苏州、上海等地。

中国好人、合作社理事长项永祥说:“国家推行合格证好处太多了,一是加强了企业责任意识,是企业对社会的合格承诺;二是保障了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这是头等大事;三是带证的农产品可以优质优价,而普通农产品就不行。”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