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宁夏贺兰县隆源村:一个移民贫困村的乡村治理之路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王帅
  • 作者:张国凤 王梦妮
  • 2020-12-09 10:14:01

冬日刚下过雪的隆源村,虽然没有夏日的热闹与繁忙,但一排排红砖白墙的房屋、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家家门口张贴的环境卫生笑脸积分公示牌依然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进村,脚还没落地,村民罗小平就从远处走来,热情地跟记者招手问好。

位于宁夏银川市贺兰县西北部的隆源村,成立于2018年,曾经是农垦集团“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海原县、泾源县、隆德县部分乡镇的移民贫困村。3年时间,昔时移民贫困村,已然换新颜。

目前,隆源村已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基础设施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已脱贫148户70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8年的8.35%下降至目前的0,2020年人均纯收入10773元,2020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已到账40.26万元……2019年,隆源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从贫穷、脏乱到产业兴、村庄美、农民富、民风好,这份靓丽的成绩单,离不开隆源村近年来聚焦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强基础、重治理,转观念、去穷根,引项目、育产业,美环境、树新风,走出一条创新乡村治理的特色脱贫路。

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

小到拼车、找家政保姆,大到房屋出租、乡村问题反映,都可以在“乡村钉”上发布,只要是激活注册的村民都能看到发布的信息。记者通过村民的手机,看到隆源村村民刚发布不久的一个视频,几位大妈身着五彩衣服,正在一片宽敞干净的区域跳广场舞,给隆源村的冬天增添了几分热闹气息。

“乡村钉”是阿里巴巴旗下钉钉针对基层乡村治理开发的应用平台。贺兰县目前正全面推广和普及“乡村钉”,在模块设置上,“乡村钉”切合贺兰县各县治理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满足民众需求。

“欢迎收听今天的大喇叭广播,我们本期的主题是……”这个声音是“村村享”5G智能云广播音助发出的声音,通过“村村享”手机APP,一键就能将需要播放的文字内容让贺兰县各村所有村民听到。技术人员介绍到,还能通过“村村享”进行喊话,比如让各村村支部书记到某处开会,他们就能第一时间通过APP收到信息。

“村村享”是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出的一个助力政府加强基层治理,便捷百姓生产生活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平台综合了13个功能应用,提供政策公开,在线办事,应急指挥等乡村一体化信息服务,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一个是借助“乡村钉”数字化组织管理和协调的优势,实现乡村治理和为民服务的在线化、精准化、实时化、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一个是依托“村村享”,助力政府加强基层党建、提升乡村治理、改善人居环境、便捷百姓生产生活。“乡村钉”和“村村享”的背后,彰显出贺兰县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的决心与信心。

梅花鹿养殖拓宽致富路

村民罗小平十几岁就开始通过跑运输挣钱,3年前从海原县搬迁至隆源村后,开始参与养殖梅花鹿,靠勤劳的双手不仅致了富,还成了隆源村的致富代表人。“以前跑运输挣钱,那真的是每天‘头提着裤腰带干活’,风里来雨里去的,家里房子住不上,父母年纪大了不能在旁照顾,对妻子和孩子更尽不到责任,那时候每天心里面总是很焦急。”

2019年3月,隆源村引进宁夏茸源梅花鹿养殖有限公司在隆源村流转土地290.1亩建设梅花鹿扶贫产业园,为148户建档立卡户托管养殖梅花鹿,每户每年分红收益1500元。通过为村民计算“经济账”“明白账”,动员以罗小平为代表的致富人带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破“懒人经济”,探索梅花鹿“企业保底+农户自养”模式,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引导农户逐步融入扶贫产业发展。

“梅花鹿浑身都是宝,这鹿茸、鹿血是高级药品,鹿皮又是高档皮草,连骨头也能卖钱呢!”村民罗小平掰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梅花鹿最有价值的部分鹿茸,1克就要4块钱,平均每头公鹿能割5斤鹿茸,光是鹿茸就能卖10000块钱。算下来,每头梅花鹿一年纯收入最少挣6000元,现在光靠卖公鹿每年就能挣6万左右。

“你看像今天这么冷的天,我以前认识的许多跑运输的同行都必须出去干活,哪管天气冷不冷、冻不冻哩。现在我在家门口不仅能挣到钱,还能照顾老人小孩,满意得很!”罗小平难掩心中喜悦,他告诉记者,下一步打算系统学习梅花鹿养殖技术,亲自养殖梅花鹿,同时通过实体店或网上售卖鹿产品,获得更多收益,这个想法也得到了村干部的支持。

小积分兑换出乡村新风貌

走进隆源村幸福积分超市,记者看见货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绕着超市整个转了一圈后发现,商品种类特别齐全,完全能够满足村民的日用需要。正午时分,超市变得热闹起来,陆陆续续进来用积分兑换日用品的村民,超市开阔的空间顿时显得有些拥挤。

据隆源村党支部书记李成平介绍说,隆源村幸福积分超市仅面向隆源村在户在册的全体村民开放,超市的物资来源主要是社会爱心人士、企业捐赠或各对口帮扶单位捐赠。

2019年,隆源村创新治理模式,将积分制管理与环境综合整治结合,以农户为基本积分单位,建立明细到户的积分管理台账和积分管理卡,整合积分制管理正面清单39条、负面清单20条。每月根据农户卫生整洁情况评分,推行“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积分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农户参与卫生整治的积极性,让小小的积分在隆源村村级治理中发挥了大作用。

“整治环境卫生,有奖就会有罚。”李成平告诉记者,隆源村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与线下最美庭院、“红黑榜”评选相结合,在农户门口张贴环境卫生笑脸积分公示牌,以屋子、院子、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程度为评比标准,张贴相应的笑脸。环境卫生整治较好的家庭上“红榜”公示并进行积分奖励,环境卫生整治较差的家庭上“黑榜”警示并进行扣分处罚。截至目前隆源村共评选“红榜”最美庭院14户,“黑榜”警示户14户,现已完成整改6户。在今年的贺兰县农村人居环境评比中,隆源村被评为第一名。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