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专访 详情
把昔日“黄河滩”打造成美丽富裕的“幸福滩”
——访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陈晨
  • 作者:吕兵兵
  • 2021-03-10 15:44:01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菏泽市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经济总量达到3483亿元、年均增长7%,在山东省的排名从第13位提升至第8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8.8%,尤其是170.15万人如期实现脱贫,广大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对党充满了拥戴和感恩之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抓好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都为菏泽‘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菏泽市委书记张新文告诉记者。

据了解,菏泽作为欠发达地区,贫困人口基数大,占山东的37.7%。历经7年艰苦努力,菏泽整合涉农资金96.2亿元,5.8万名帮扶责任人、两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日夜奋战扶贫一线,高质量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张新文介绍,7年来,菏泽坚持问题导向、创新引领,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创造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工作经验。比如,创新实施“一户一案”精准扶贫、“一村一品”产业扶贫、“一人一岗”就业扶贫“三个一”工程,在全国首创“三张扶贫地图”。在全国首创以“扶贫车间”为代表的就业扶贫经验,现已建成“扶贫车间”3107个,38万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在山东率先为所有贫困人口购买医疗补充保险,构建起健康扶贫“六重防线”,破解了因病致贫难题。创新建立12所全日制寄宿式公益学校,解决了特困儿童教育难题。建成2279套养老周转房,2848名贫困老人实现“老有所养”。

决战“黄河滩”,是菏泽推进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菏泽是黄河入鲁第一站,境内绵延185公里,滩区人口14.7万人,约占山东的1/4,群众人均收入仅为山东农民平均收入水平的一半。黄河滩区内的居民,生于黄河也困于黄河,长期以来陷入“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建房、三年还账”的怪圈,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滩区群众的居住和生活条件?2017年,在党中央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下,菏泽顺利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目前,28个村台社区主体全部封顶,6个外迁社区全部建成,滩区群众即将实现千百年来的安居梦。同时,菏泽坚持新型居住区与就业园区、产业园区同步建设,为推动滩区乡村振兴筑牢了根基。

“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十四五’时期,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机遇,做好沿黄流域功能区规划,大力发展富民产业,努力把昔日的‘黄河滩’打造成美丽富裕的‘幸福滩’。”张新文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吕兵兵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