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2021中国农业服务者大会在北京召开。图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张晔作主题演讲。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张晔:
我结合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作简短的发言。
进入新阶段,农业高质量发展对农业技术服务提出了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已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期,对农技推广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年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集聚农业科研院所力量,以助推新型经营主体、服务主体为路径,推进全要素、全过程、全链条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落地。通过创设国家级技术集成创新平台,重点解决技术从哪儿来、如何集成创新和如何高效运行的核心问题。
一是构建技术的储备机制。遴选和储备重大共性关键技术,首先是源头追踪,一方面引进国外农业科技最前沿、最新的成果,同时另一方面跟踪国内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以及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成果。同时我们特别关注一线,也就是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劳动智慧,别小看农民,他们的智慧特别多。从基层一线挖掘好用、管用的土技术、土方法、土发明,收集整理老把式、老推广的发明创造。
二是构建集成创新机制。立足不同区域,孵化形成区域化、本地化的适用技术;通过技术集成,化简为繁,化多为少,这就是简化;通过组装、配备相关技术,形成标准化的技术模式,提供全程解决方案。
三是构建评价验证机制。通过技术来源评价、集成成果评价、生产应用验证等环节,让好技术亮起来。
四是构建协同推广机制。横向协作,我们特别注重同社会化服务组织进行覆盖式连接,建立科技转化的直通车,着力实现科技与应用零距离。同时注重纵向协同,推进部省市县乡五级农业推广体系,着力推广技术应用。
如何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格局?
实际上大体系里面就是双轮驱动、相互促进。
一方面,要充分落实农业推广机构的作用,履行好公益性推广的主责主业,确保公益性推广服务事有人抓,活有人干,责有人负。重点做好六情,信息的监测预警,重大关键技术的信息推广,动植物的推广服务,农业农产品等长期性、基础性、公共性的工作,切实补上市场化组织做不了、做不好、没法做或者做起来不划算的农技服务短板,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上连科研院所,下连生产一线,共同开展生产示范,指导服务的工作。
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运用市场化规律,发展壮大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力量,支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国家的财政补助项目里,农业技术建设、改革的项目里,要把社会化服务组织纳入培训,共同成长。支持我们的农民合作社、供销社、专业服务组织,专业的技术组织,涉农企业等来开展全程服务。
农业推广服务事关农业农村发展大局,中央有要求,发展有需要,农民有期盼,让我们携起手来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加快推进适应高质量的农业发展新格局,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内容整理来自会议现场文字实录)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