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代:导师蔡宝祥先生,一丝不苟 谦逊待人
第三代是已经九十多岁、我们身边的人,兆丰华“我是兽医”对他们进行了系列采访。蔡先生是我的博士生导师,罗清生先生和蔡先生是我国家畜传染病学的主要开创者,几十年以来他一直是我们大学教科书的主编,从孔夫子二手网上还可以买到上世纪50年代他们主编的书籍,可以说是桃李满天下。
他的学生姜平教授在猪蓝耳病病原学和猪圆环病毒系列疫苗、诊断技术研究中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蔡先生在几十年的工作中,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有高度的责任感,努力创造条件克服困难做成事,极为关心下一代年轻兽医的成长,为了鼓励和培养兽医人才,在南京农业大学捐款成立了奖励基金会。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在非洲猪瘟发生以后的一个月,他给我们写了非洲猪瘟的5条建议。这5条建议我常常拿出来阅读,其实在一开始我们根本就理解不了这5条建议的高度和远见。现在看来,还需要静下心很认真的学习、领会,尤其是最后这句“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群众,依靠科技,一定能克服万难将该病消灭”。2021年,蔡先生将通过“我是兽医”进一步为我们讲解他对新形势下非洲猪瘟的防控建议。
第四代兽医人:服务行业、培养人才、国际化视野。
更新的一代,应该说是第四代兽医人,目前70岁左右。这一代兽医人更加厉害,无论是在猪病、禽病、牛病上他们扎根于行业、服务于行业,培养人才,而且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在猪病的兽医临床上,我熟悉陈焕春院士,他是华中农大的院长、副校长,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从01年开始,创建了兽用生物制品GMP转化平台,组建了一个专门的猪病临床技术服务团队,平台在将近十几年的时间里,将大部分效益用于培养人才。今天华中农大的兽医微生物、传染病学科出现一大批国家级杰出人才,主要得益于这个平台的长期投入和培养。可以预见,华中农大的兽医学科在未来会起到更强大、更显著的引领作用。
第五代兽医人:创业创新、精彩纷呈
我们这一代兽医人,可以算是第5代兽医人,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养殖产业一线,有很多创业、创新的优秀兽医人,可以用4个字来说明第5代兽医人的特征:精彩纷呈。
这是因为国家强大才出现了人才辈出的局面,而且分工越来越细,呈现出群体性的爆发。在这些兽医人中,我首先要怀念养猪人的好老师、我的好朋友、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王一成研究员,他几十年如一日,无论是周末假日、逢年过节,只要猪场有需求,他会立即动身,不计报酬,帮助猪场解决问题。这使我想起了我在加拿大留学的时候,曾经采访一个加拿大兽医行业特别尊重的专家BOB FRIENDSHIP教授,他也是北美经典的名著《猪病学》作者之一。在加拿大进行兽医临床会议的时候,我发现所有的养猪人对他格外尊重、会行注目礼,加拿大猪场都在很偏僻的地方,95%以上的养猪人都是基督徒,否则他们无法解决孤独问题,有信仰的人是不崇拜人的,所以我非常好奇。在加拿大学习结束的时候我专门采访了他,我说“为什么那么多人那么尊重您?我是一个临床兽医,你能不能讲一句话让我带给中国的临床兽医同行?”,他想了想就说了这句话:“Never say no”。他说所有发生猪病的猪场都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求助的,作为一个临床兽医,不管自己遇到什么困难,永远先不要拒绝,所以他说这句话Never Say No。这句话我印象至深,跟王一成老师的工作精神一样,可以作为我们所有临床兽医共勉的一句话,要用这种精神让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不仅发挥我们的业务支持,也成为养猪人的心理上可以信任的朋友。
第5代兽医人,不仅发现了高致病性蓝耳病,临床应用病毒性腹泻的返饲方法取得成功,最奇特的是,我们在全世界共同面临的同等背景下,首创了精准清除非洲猪瘟、实现规模化生产的方法,并且这个方法里网格化分隔等技术成为国外控制蓝耳病等方法的新参考。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