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里人头攒动的赶集日,很多人一定见过。最近,浙江省临海市永丰镇石鼓村迎来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集市”。小百货、农产品、特色小吃……琳琅满目的摊位间,有几个棚子很是新奇——不卖货,“卖”的是服务。
一问才知,这是当地从今年3月起推出的“党员赶市”活动。为满足更多老百姓需求,服务点不另起炉灶,就设在农村人气最旺的集市上。目的很简单:让党员“赶市”、服务下沉,打造百姓家门口的“移动窗口”。还别说,巾帼创业、心灵守护、驻点招工、清廉村居……十多个流动摊位上,服务事项五花八门。
采访间,一名老人见状,拎着大包东西移步靠前。原来,看到“心灵守护”的摊名,老人便想到了家里的小孙女。平日里,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只剩“一老一小”留守在家。爷爷担心孙女过于内向,于是上前求助。几天后,镇团委工作人员就为老人出了个“服务套餐”,专门关怀小女孩的心理健康。
用摆摊的方式送服务,不仅让服务触手可及,关键还能解决各种各样的个性化需求。蓼岸村有个农民,家里到地里是段泥巴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自从写下心愿卡,梦想果然成了真,没多久路面就硬化了。在永丰镇,通过这项活动,像这样的52个“微心愿”都成了现实,引得老百姓连连点赞。
据了解,永丰镇还规定,每件事项必须落实跟踪回访制度,已办事项要抓巩固,待办事项需抓速度,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目前,该镇已开展6场活动,覆盖25个村及周边2万名群众。而纵观整个临海市,“党员赶市”蔚然成风,许多乡镇或许取名不同,但目的一致,那就是收集民情、为民解忧。
比如括苍镇的做法是,召集各村群众威望高的人民调解员,以及基层经验丰富的退休老干部,组成党员矛盾纠纷调解分队,轮流在集市摆摊设点提供调解服务。此外,医生、警察、银行工作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等各行各业党员,同样发挥职业优势,现场提供爱心义诊、反诈宣传、金融宣讲、员工招聘等服务。
在小芝镇,活动名称叫“红色赶市日”,每周一期,结合当地约定俗成的赶集日,由26个党组织轮流当发起人,号召党员、志愿者摆摊。红黄蓝三色帐篷,功能各有侧重:红色主打“关键小事”,提供义诊、义剪、家电维修和磨刀等服务;黄色聚焦“微心愿”,并在“志愿汇”APP上发布,由党员志愿者认领点亮;蓝色则推出“微宣讲”,结合当前热点,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党史有奖竞猜、莲花落表演等活动,用生动的语言和形式,传播正能量。
临海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接下来全市将持续开展“党员赶市、为民办事”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延伸服务触角,拓展服务深度,用心用情用力办好一批暖人心、聚民心的实事好事,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纳米”。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