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浪滚滚,中原大地镶金。又到一年麦熟时节,沉甸甸的麦穗随着轻风泛起金黄色的麦浪。眼下,“中原粮仓”河南8500多万亩小麦正从南到北相继开镰,迎来夏粮收获季。
5月31日,记者在唐河县龙潭镇高标准农田看到,整片种植的小麦已经成熟,金灿灿、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微风吹过,飘来阵阵麦香。几台大型收割机在麦田里缓缓穿梭,成片的小麦在“它们”的忙碌下变成了低矮的麦茬,饱满金黄的麦粒“哗啦啦”的卸在等候多时的拉粮车上;紧接着,秸秆捡拾打捆机驶过,散落的秸秆,被打包成一个个方块儿运走,田地平整干净……唱响着丰收的乐章。
“近年来,唐河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持续高效推进“田成方、路成网、渠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目前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今年我们县小麦种植面积是214.3万亩,预计单产达到950斤,粮食有望实现16连增。”唐河县政府副县长方明说。
小麦收成好,农民笑开颜。记者在我省多地采访时,不少当地群众表示,由于今年前期天气条件良好,为小麦灌浆创造了充足的条件,一喷三防等田间管理措施及时到位,小麦不仅产量好,品质也有所提高。
“去冬以来,我省在种足种好小麦的基础上,着力抓好麦田管理、农技推广和病虫害防治,牢牢掌握粮食生产主动权。初步测产,全省小麦平均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有增加,生长势头良好。”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说。
据了解,今年,全省小麦种植面积继续稳定在8510万亩以上,较上年略增,一、二类苗比例超过90%,丰收基础较好。其中,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533万亩,较上年增加183万亩。
为确保小麦适时收割,我省各级农业、气象等部门纷纷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力做好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确保小麦颗粒归仓。同时,为了确保各类农机具安全操作,减少机收损失率,全省各地农业部门提前培训农机手6万多人,对农机手们进行培训以及现场讲解,不断提高农机手的操作技术,并针对不同地块调整作业路线、作业速度和作业幅宽,保障机收的小麦产量,损失率降低到1.2%以下。
目前,省农业农村厅已发放6万张“联合收割机插秧机跨区作业证”,为“三夏”作业农机提供通行便利。预计今年“三夏”期间,我省将投入各类农机410万台(套)以上,确保满足生产需要。
全省的夏粮收购工作也即将随之启动。目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已筹措收购信贷资金500亿元,全省已预备有效仓容约500亿斤,准备输送机、检测仪器、清理设备、通风机等夏粮收购设备接近5万台(套)。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申延平表示:“组织农机服务队,合作组织,优先搞好技术服务,抓好订单落实,督促帮助订单企业做好资金、仓储等收购准备,引导订单企业和农民诚信履约,落实优质优价。”
此外,在全力以赴实现夏粮颗粒归仓的同时,全省各地将抢时开展夏种夏管,种足种好秋作物各地在抓住夏播的时机,大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持续提高农业供给质量。
“河南今年夏粮丰收已经成定局,请总书记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我们河南牢牢扛稳了粮食安全的重任。”郭天财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