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并于当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白皮书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会议现场。杨梦帆 摄
据介绍,白皮书全面回顾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历程,介绍了这一制度的鲜明特色,总结分享了长期以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取得的重要成果和成功经验。这部白皮书是在2007年国务院新闻办发表的《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基础上,进一步反映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新发展、全面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文献。白皮书全文约1.4万字,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
白皮书强调,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以合作、参与、协商为基本精神,以团结、民主、和谐为本质属性,具有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社会整合、民主监督和维护稳定的重要功能,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奋斗目标的一致性、决策施策的科学性、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杨梦帆 摄
中央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渐成熟,但中国不会停止探索前进的脚步。白皮书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将继续借鉴和吸收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绝不会照搬照抄别国政党制度模式,也不会将中国政党制度的模式强加于其他国家;中国尊重世界其他国家选择的符合本国国情的政党制度,愿意本着彼此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加强交流互鉴,促进世界民主政治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央统战部民主党派工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推动和实施智力支边、兴校办学等,积极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毕节曾是贵州一个深度贫困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积极投身毕节试验区建设,为毕节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多年来,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向毕节试验区共投入资金21.88亿元,协调推动项目2665个,培训各类人才28.78万人次,新建改建扩建各类学校200多所,援建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235个。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毕节试验区共减贫675.28万人,1981个贫困村、7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全市GDP突破了2020亿元大关。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倾力支持执政党,解决一个深度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脱贫问题,这样生动的场景,也只有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之下才能实现。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梦帆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