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向应纪念馆是国家级思想教育的主阵地。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每天来纪念馆参观的观众络绎不绝。它也更好地发挥新形势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进一步提升“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的新功能。记者参观了纪念馆,里面有关向应同志故居、主展馆、红三军指挥所、满族风情院、关向应同志衣冠冢、兵器展示区、东方红组雕《红军颂》等,受到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时代新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关向应纪念馆红色基地作用,让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广大青少年从红色基地中不断汲取无穷的精神力量?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方面,关向应纪念馆做了积极的创新和尝试。
记者注意到纪念馆内部除了陈列的图片、实物外,还有半景画、幻影成像、裸眼多视点视觉成像系统、电子书等先进的展览手段和设施,改变了过去单一展览模式,切实增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时代在变迁,新的历史环境产生新的历史要求,对于红色纪念馆来说,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施调整教育方向和发展定位,唱响时代主旋律,永葆红色基地本色。
关向应纪念馆充分发挥好本地红色资源优势,不断丰富红色基地时代内涵,结合多年来工作经验和地区特点,积极创新教育形式,深入挖掘红色元素,有效推动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深入,落实落细,对于引导全体人民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仁军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