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江新语 领悟思想伟力

2021-07-05 12:37 来源:农民日报 编辑:李婧

溯源之江 再读新语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孟德才

  2018年春天,我有幸跟随报社采访组到浙江采访乡村振兴。一路行来,切实感受到浙江乡村发展的蓬勃活力,也为之江大地所孕育的乡村梦、中国梦所深深打动。采访中,当地干部群众多次提及《之江新语》对浙江三农工作和全局工作的深远影响。

  采访结束后,我第一时间阅读了《之江新语》。今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再次认真学习了这本书。下面,与大家分享三点学习体会。

  第一点:《之江新语》视野宏阔,篇篇闪烁马克思主义哲学光辉。

  习近平总书记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比如,在对整体和局部关系的把握上,体现出全局性战略眼光。针对一些人不想让浙商离开本地的想法,总书记明确提出“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他认为浙商走出去“并非资金外流、企业外迁,这是在更大的范围配置资源、在更大的空间实现更大发展的需要。”

  这本书还体现出鲜明的辩证思维。比如,在谈及要什么样的政绩观时,他说:“GDP快速增长是政绩,生态保护和建设也是政绩;经济社会发展是政绩,维护社会稳定也是政绩……”这一观点,对当时的“唯GDP”进行了有效纠正,深刻影响了浙江乃至中国未来的发展。

  第二点:《之江新语》感情真挚,字里行间涌动浓浓的农民情怀。

  《之江新语》一书中专门论述三农问题的就有近30篇之多,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民的深情厚谊。因为心中牵挂农民,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农民摆在突出位置。在谈到抗旱工作时,他悉心叮咛:“做好抗旱工作首先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兄弟。”

  第三点:《之江新语》强调问题导向,凸显实干兴邦的实践品格。

  《之江新语》的一大特点在于,从不就理论谈理论,而是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对“抓落实”念兹在兹,反复强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怎样抓落实呢?他还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抓落实好比在墙上敲钉子”,这里抓一下、那里敲一点,是不行的。总书记不仅言传,更重身教。在他的影响带动下,包括“千万工程”在内的很多工程,在之江大地形成了“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良好传统。

学文风 悟情怀 重实践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余瑶

  通读全书,真切感受总书记的新文风。《之江新语》每篇文章都不长,但皆言之有物,针对一个问题说清说透,写得趣味横生,让人读完回味无穷。比如书中批评一些干部决策前不做充分的调研:“情况不明决心大,心中无数点子多。”不难发现,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都沿袭了这种独特而富有个性的语言风格,如“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等,让人爱听爱读。文风体现作风,我们的新闻报道也应向总书记倡导的“求短、求实、求新”文风看齐,善于从老百姓的大白话中汲取精华,用生动接地气的语言讲好故事。

  透过字句,深刻体悟总书记的人民观。《之江新语》一书中,有两个词的出现频率非常高,一个是“人民”,一个是“群众”。“心无百姓莫为‘官’”“凡是为民造福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办好”……字里行间充盈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主政一方到掌舵泱泱大国,这份情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外化为利民惠民的治国方略。人民永远记得,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许下的承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不会忘记,总书记亲自挂帅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学习《之江新语》中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就要坚守“崇农立言、惟仁求真”的社训,始终与农民站在一起,始终维护农民的利益,始终关注他们关心的民生问题、反映他们的诉求困难。

  掩卷沉思,学以致用总书记的方法论。总书记在书中多次提到,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到田间地头深入调查研究。对于记者来说,眼睛向下,脚步往前,采写的新闻报道才更真实更有力量。我记得自己参加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报道时,每天都在路上奔波,白天采访、夜里写稿,但我的内心始终是充实快乐的。因为我看到藏族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开心地学习生活;因为我看到达玛拉山腹地的村民搬离了不通路、不通水的旧村庄,住进了交通便利、宽敞明亮的新楼房……在去往现场的路上,我总是不断追求走近一点,再走近一点,走到农民身边,走进他们心里。讲好中国三农故事,只要身子沉得足够低、步子迈得足够开,笔尖流淌的文字自然饱含深情,镜头对焦的笑脸就是时代最好的说明。

我们怎样更好地动员群众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巩淑云

  不久前,一位乡长给我的版面投来一篇小文章,在文中她提到两个令她困惑的事情:一个是政府很重视农村环境卫生,但一些农民不仅不维护,还会破坏;第二个是为了禁烧秸秆,村里统一用机器把秸秆打捆运出去,但一些零散的还是需要人工,可很多老百姓就是不干,觉着这是村干部的事。通过这几个事,乡长问:明明服务这么到位,可为什么群众却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反馈?

  一时很难回答这些问题,而在阅读《之江新语》这本体大虑周的书时,发现答案就蕴藏其中。

  首先,要“忙到点子上”。搞环境卫生、禁止秸秆焚烧都是好事,但是部分群众不积极主动。《环境保护要靠自觉自为》中提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任何目标的实现,任何规则的遵守,既需要外在的约束,也需要内在的自觉。”群众不是天生自觉,这需要干部的教育和引导。如何引导?《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中说:“领导干部一年忙到头,根本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完善和落实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就是忙到了点子上……”思想上,要知道群众要什么,行动上,要虚心向群众请教。总之,要以群众为主体。

  其次,动员农民急不得。《“潜绩”与“显绩”》中说:“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三农’工作的内在特点和规律,决定了这方面工作更多的是做铺垫的长期性工作,不可能立竿见影、马上见效。”动员群众也是如此,只有长期心贴心、面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才能在关键时刻动员他们。

  再其次,要注意保护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基层干部们不是不知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道理,但是“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要将基层从忙不到点子上中解放出来,给予适当自主权,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带着问题进入书中,一个问题带出另一个问题,找到一个又一个解答。连接“问”与“答”的点虽零零散散分布在书中,却星星点点地构成了答疑解惑的智慧星河。这也启示我,要多向现实寻思考,多向经典求解答。

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莹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一直以来,这一理念深植在许多中国人的心中。有饭吃、有书读,便是理想的生活。如今,我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越来越多的人将学习视为终生事业。

  贴近土地,理解三农。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提出,“三农”问题不仅事关农民利益,而且事关全局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是安天下稳人心的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新冠肺炎疫情让全世界都深刻意识到粮食的重要性,要想心中不慌就必须手中有粮。而对我们国家来说,碗里必须装满自己的粮食方能安心。要确保粮食安全,就需要政策的扶持、人才的加盟、科技的助力,需要每一个人为之努力。

  中国的农民是可敬的,为了多种一棵树,多收一树果,他们背土上山,在石头缝里种果树;中国的农民是可爱的,他们勇于尝试,生产托管、直播带货,一个也不落下。

  敬业乐业,逐步成长。敬业敬业,都是敬的自己的业。一篇稿子有没有认真写、一个版面有没有认真拼,自己知道,读者也会知道。特别是对于纸媒而言,一旦出版,就无法更改,所有刊登的文章都会交由时间检验。

  在采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一颗种子的生长,听到了风吹麦浪的声音,闻到了各地泥土的芬芳,也感受到了农户丰收的喜悦。我能做的,便是用镜头定格、用文字记录。很幸运,自己能有这样的体验;很感恩,接触到这么多可爱的人们。

  求知善读,贵耳重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想获得客观、真实的第一手信息,就必须实地采访、调研。一位资深记者说过,站着或者坐着都不行,要用蹲着的角度,甚至趴着的角度去看问题,那就是农民的角度。我想,那是因为,只有趴着,才能直接感受到植物生长的力量,才能真切体悟蔚蓝天空的遥远,才能深刻理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心境,才能和大地同频共振。

  记者的知识是在不断采访中深化的,而这也是一个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语言的背后是感情、是思想、是知识、是素质,如何呈现,便是智慧。“你的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只管做三四月耕种的事,到了九十月自会有收获。”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切都大有可为。

用真心、下真功夫 做好三农报道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高雅

  为了响应报社党委号召,学习《之江新语》讲好三农故事,特意每天把《之江新语》放在包里,时不时翻一翻、看一看,才发现这是一本让人一看就懂、却又发人深省的好书。

  书中,既有古语的“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又有群众语言“巴豆虽小坏肠胃,酒杯不深淹死人”,揭示了深刻的道理,生动形象。

  三农工作关系到国家发展稳定、人民能否吃饱、农民如何生存等问题,十分重要,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落实“重中之重”要求的理论归宿和实践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中之重是“三农”》一文中强调,我们一定要全面准确地学习领会这一重大命题的深刻含义,把“重中之重”的要求真正落实在思想上、行动上、措施上。

  《农民日报》作为党的三农舆论平台,是三农意识形态主阵地,党报必须姓党,讲政治是第一位的,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做好三农新闻舆论工作。

  我认为,在编辑稿件、排版时要打起精神,仔细阅读研究,拿不准的要查阅出处找来源,与作者沟通,或者请示领导,以保证出版安全,守住意识形态阵地,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多学习多钻研,报道要真实准确。习近平总书记在《努力提高新闻质量和水平》一文中指出,要把新闻报道摆上重要位置,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切实抓好。想要写好、编好三农新闻报道,要懂农业发展情况,懂农村实际情况,还要懂农民所思所想所盼。

  心中要有农民,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来报社以后,很多老记者都告诉过我,《农民日报》要“为农民说话,让农民说话,说农民的话。”习近平总书记在书中讲述了村支书郑九万的故事: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村党支部书记生病了,一天之内村民自发筹集了数万元手术费为他治病,村民们说“就是讨饭了也要救他”。习近平总书记写道:郑九万所做的一切都体现在了村民的回报上,是老百姓心中那杆秤称出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分量。

  读了《之江新语》我意识到,想要讲好三农故事,把三农新闻报道好,一定要心中有农民,用真心、下真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文章,才能编出受农民欢迎的好版面。

提升层次 履职尽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崔丽

  纵观《之江新语》全书,文风凝练,情感深厚,思想深邃,习近平总书记如今很多治国理政的理念如“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新发展格局、新发展理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内容在他主政浙江的时候已有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经过十几年的时间,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总结完善提升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从上到下,从高到低,从宏观到微观,在系统观、身份观、价值观、能力观、环境观几个层次对主政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论述,充分体现了他的战略前瞻、超前谋划、全面系统、宏观微观并重等主政思路。

  学习借鉴到工作中,作为农报人,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三农发展的大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新闻宣传的大势是媒体融合,努力提升三农宣传系统观,明确农报人身份观,牢记“崇农立言、惟仁求真”价值观,锤炼多方面综合能力,学思践悟,宣传好政策,报道好基层经验和呼声,助推三农事业向前发展。

  从系统观看,农报人要提升和拓宽思考和报道的维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把讲好三农故事放到国内国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的工作大局中研究和把握,让全国全世界认识我国三农发展“压舱石”“稳定器”的施政、实践和成就。

  从身份观看,《农民日报》姓党又姓农,是党三农事业的宣传队,也是广大农民的知心朋友,农报人要继续肩负做好党的三农新闻宣传工作、为农民鼓与呼的职责,发挥好“上传下达”的媒体桥梁作用。

  从价值观看,农报人要时刻牢记“崇农立言、惟仁求真”的社训,始终坚守为农民服务、为党的三农事业发展助力的信念和使命,做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新闻人,胸怀深情投身宣传事业当中。

  从能力观看,农报人要不断学习思考,践行四力,提升综合能力,“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到田间地头找答案”,使三农新闻报道有高度、深度、广度和温度,能够打动人、号召人、影响人。

  从环境观看,当前,舆论环境、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对三农新闻宣传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顺应媒体融合发展新趋势,把握好时度效,创新理念、内容和方法手段,增强三农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要有一点精神的力量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坐落在河南濮阳县北街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院里,曾经屡次立下特等功、一等功的战斗英雄李文祥,默默无闻地生活了50年。“就怕给政府添麻烦。”“在哪里都是为人民服务。”这是老人常挂在嘴边的话。

  共患难易,同享乐难。条件变好了,共产党人要如何守住初心,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里反复探讨的问题。“一心为民,视民为根,具有‘利归天下,誉属黎民’的淡泊情怀。”李文祥完美诠释了这句话,如今,老人已经离去,他留下的精神财富却值得代代相传。

  成就一番事业,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力量。在总书记看来,越是在困难的地方,越是需要各级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艰苦奋斗、身先士卒,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

  作为三农记者,我们就是要走出繁华便利的城市,深入偏远山区,听脱贫户讲述脱贫故事,脚踩在泥土里,见证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的时代之变……越是艰苦、贫穷的地区,越需要舆论关注,媒体发声,我们能用手中的笔传扬那些闪闪发光的奋斗故事,帮助弱小者、落伍者找到前行的路,这便是我们的价值所在。

  精神要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才能体现它的价值;行动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如何发展三农?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给出了很多既有理论高度、又极具实践意义的真知灼见。总书记说,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

  可以看出,解决农业农村的问题,不单是让农民种好粮吃饱饭,还要提升农村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统筹协调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从城乡融合中找突破,让农村赶上城市的脚步,早日实现城乡有别而无差的理想目标,这就是我们当前为之努力的乡村全面振兴。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能做的工作可能并不起眼。然而,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我们所参与记录、见证、推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正是实现我们中华民族伟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因此,哪怕是一滴水,也要努力向前奔流;每个人都抱有这样志向和激情,就能推动时代潮流滚滚向前。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跟着总书记学哲学用哲学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胡然然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之江新语》给了我们很多启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观点。“人民至上”同样是《之江新语》最鲜明的底色。在这里,总书记掷地有声地回答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三问”。

  第一问:共产党人为了谁?答案是人民。总书记指出,当干部的,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牢记“两个务必”,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们学习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就要以为民解忧为最大业绩,以造福人民为最高事业。

  第二问:共产党人依靠谁?答案还是人民。总书记指出,要解决矛盾和问题,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才是我们提升本领的源头活水、改进工作的精兵利器。

  最后一问:我们是谁?答案是“人民的勤务员”。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第一目标是为民谋利……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江新语》中始终贯彻着辩证唯物主义这条主线。

  《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从“两座山”看生态环境》……总书记告诉我们,要学习运用“两点论”一分为二看问题,增强分析的科学性和应对的主动性。

  总书记指出,始终把全局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全局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这就是系统性思维的集中体现。作为普通党员,我们也要强化系统观念,坚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

  总书记说,“每个时代总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只要科学地认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把我们的社会不断推向前进。”这就是问题导向的价值所在。在工作中,我们要善于把认识和化解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

什么是“目中有人”?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瑞雪

  2003年夏,浙江大旱。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之江新语》中这样写道:抗旱要“目中有人”,这个“人”,就是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兄弟。有些部门该下拨的资金没有尽快下拨到基层去,该下发的物资也没有送到基层去,却为了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久拖不决,这种表现就是“目中无人”。

  这些干部真的对群众没有一点感情吗?究其原因,是混淆了具体和抽象的概念。正如20世纪80年代,万里同志批评一些干部时所说的,“他们脑子里只有抽象的农民,哪怕农民饿肚子也不理”。

  总书记说的“目中有人”,不仅是指把人民放在心上,对人民群众有感情,更深层的意思是,干部要能看见“人民”这个词语背后,那一个个具体的人,关心他们的痛痒和悲欢。

  总书记真挚、质朴又深厚的爱民情怀,贯穿了《之江新语》的始终,处处闪耀着人性的光辉。这种光辉照亮了浙江,更是照亮了全国。在刚刚打赢的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总书记多次提出“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总书记要求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决不能留下任何死角和空白”。

  帮助每一位困难群众,救助每一条鲜活的生命,绝不让时代的尘埃落成升斗小民身上的大山,这就是总书记“目中有人”在新时代的动人表达。

  作为农报记者,我们眼中真的有农民吗?当有一定工作经验后,可能会陷入某种写作套路而不自觉,写作套路的背后往往是采访的套路。三分采七分写,根据材料“按图索骥”,找个合适的农民说一句适合放在稿子里的话。活生生的农民站在面前,却成了稿件中“符号性”的存在。

  如何做到“目中有人”?我想,践行“崇农立言、惟仁求真”的社训,是我们要保持对农民个体的关注与关切,保持对农民个体的感知、理解及深深的共情。一如毛泽东主席在担任《中国农民》杂志主编时所写的,“要跑到你那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乡村中间去,夏天晒着酷热的太阳,冬天冒着严寒的风雪,搀着农民的手,问他们痛苦些什么,问他们要些什么。”

准确理解乡村振兴使命的根本遵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之江新语》中有不少关于三农问题的系统思考,以及如何建好乡村的丰富理念和特色实践,是我们学懂弄通总书记乡村振兴思想脉络的重要参考,对各地抓好乡村振兴工作也具有鲜明的指导意义。

  深刻理解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战略判断。总书记指出,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期既是一个有利于三农问题根本解决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容易忽视三农利益、导致各种矛盾凸显的社会敏感期。“在这一特殊时期,是否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能否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显得尤为重要。”为此,他告诫领导干部,“要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中国根本问题的思想,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都不动摇。”

  准确领会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指导思想。早在浙江主政时期,总书记就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落实‘重中之重’要求的理论归宿和实践选择”。他还连续撰写《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7篇文章,形成了系统化的新农村建设理念,这些理念如今已经升华为乡村振兴的20字指导方针。

  科学把握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总书记特别强调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因地制宜原则,为把这一要求落实到实处,他指出科学规划是基础,“要注意围绕特色做文章,杜绝盲目攀比,反对贪大求洋,防止照搬照抄,避免千村一面”。按照这些理念,他在浙江亲自部署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如今,这一典型经验已经从浙江推向全国,成为各地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正确理解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的目标使命。总书记从全局的高度明确指出,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为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富裕,而是关系到国家长治久安和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部署。”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准确理解乡村振兴的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落实才能出成绩,执行才能见成效。”我们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一年抓成效,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唯有此,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才能在祖国大地上成为现实写照。

明志力行重效 唱响三农强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刚

  近年来,世情国情农情发生着深刻变化。在三农新闻工作者的视角中,一方面,新闻媒体在媒体融合大潮中遭遇了不少困难,比如,人才流失,受众转移,传统新闻传播渠道和方式遭受冲击……另一方面,三农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越来越频繁地获得媒体关注。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该如何讲好三农故事呢?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一书中谈到,许多干部在面对困难时只见挑战、不见机遇,广大干部应该坚定信心,把困难当作机遇。诚如此,要想讲好三农故事,首先必须纠正认识观念、坚定理想信念。

  “任凭风浪起,我有压舱石。”三农事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持续发挥着关键性基础性作用,助力“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因此,三农新闻工作者更应该对“三农事业大有可为”保有一份自信,克服干扰,走稳前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指出,理想责任价值不仅是一个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把理想信念外化为真抓实干是成就事业的重要环节。

  讲好三农故事,必须坚持为农发声。三农新闻工作者既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想问题,到田间地头找答案”,又要“把田间地头的问题传递到天安门”,讲述群众身边的故事,讲述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故事。

  讲好三农故事,必须提升产品质量。新时代的新闻人应该拥有更全面的素质,生产出多种风格、多种体裁、多种媒介形式的新闻产品。三农新闻产品迫切需要提升与公共新闻的接合程度,以便三农故事走向大众视野。

  讲好三农故事,必须拓展传播渠道。目前,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到达率最高的传播渠道,与广大农民接触得最充分。“主力军进主战场”如火如荼,实现多路径传播更有利于好的三农故事被听到、被看见。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习近平总书记在《之江新语》中强调,文化产品的先进性与实现人民群众的文化利益是一致的。因而,好的三农故事始终与民心同频共振,是否讲好了三农故事最终得交由人民群众来评判,要看是否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认可和赞扬。

心中要有一团火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岩

  《之江新语》中《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提到,要做到情为民所系,就要以党的先进人物为榜样,培养和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学习和树立5种崇高的情感。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读到这里,我心中柔软之处燃起了那团火。

  那团火是感恩农民的情怀感。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们也应该说,我是农民的子女,我深爱我脚下的土地和农民。采访时握到农民的手,应该重重地握三下,感谢他养活我们。

  那团火是热爱农民的境界感。孔繁森有一句话:“爱的最高境界就是爱人民。”农民是人民的一部分,而且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还是人民群体中处于弱势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指出,不要把农民这两个字忘记了,这两个字忘记了,就是读一百万册马克思主义的书也是没有用处的。三农记者什么时候心里都要装着农民,凡事想着农民,工作依靠农民。

  那团火是以农为先的责任感。中国共产党能从一艘50多人的小船,发展成为9500多万人体量的巨轮,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人民放在心上,把农民放在优先位置。崇农立言、惟仁求真,这既是我们的追求,也是我们应该背负的使命。

  那团火是为农服务的幸福感。雷锋同志虽然只活了22年,但他说:“什么是幸福?为人民服务是最大的幸福。”脱贫攻坚报道中,萦绕在我脑海里的一直是4个字:何其有幸。何其有幸能参与报道,何其有幸能见证,几千年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摆脱贫困、实现小康,今朝得愿的历史时刻。采访对象这些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已经成为我们生命历程中的一块路牌,指引着我们从哪里来,又该到哪里去。

  那团火是农民认可的光荣感。走过许多地方,老百姓家里最显眼的地方,一定要悬挂张贴几张领袖画像,老百姓生活变好,也不忘说一句感谢共产党。《农民日报》在农民看来就是自己的娘家,被农民认可,也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和荣耀。

  《之江新语》《摆脱贫困》《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应该成为我们的案头书,学而时习,常学常新。笔耕不辍,我们也应该继续利用好手中的笔,朝着真理与真相,为三农鼓与呼。

践行“五个务必” 走好“七条道路”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振远

  《之江新语》中关于三农发展的中心思想是“重中之重是‘三农’”。如何贯彻好“重中之重是‘三农’”?书中观点可以概括为践行“五个务必”、走好“七条道路”,即务必执政为民重“三农”、务必以人为本谋“三农”、务必统筹城乡兴“三农”、务必改革开放促“三农”、务必求真务实抓“三农”,以发展强村、靠建设美村、抓反哺富村、促改革活村、讲文明兴村、建法治安村、强班子带村。“五个务必”和“七条道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5句话20字总要求、“五大振兴”等重要思想奠定基础。其对于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指导意义集中体现在:

  坚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明确提出“‘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要把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三农’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三农’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回答了三农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根本性问题。

  落实统筹协调的观点。“七条道路”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方方面面,还明确提出“确立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统筹协调”等观点,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提供基本遵循。

  深化改革创新的举措。既重视三农内部改革创新,又将改革放眼于工农城乡关系大格局中,强调“要致力于推进城乡配套的各项改革,革除一切影响‘三农’发展的体制弊端”;同时,重视改革创新举措的落地,强调“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把推进‘三农’工作的各项政策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完善党的领导的机制。明确提出“把提高解决‘三农’问题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三农’工作”“村级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提出强班子必须贯彻到认识上、体现到精神上、落实到能力上,对当前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短、实、新”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杰

  《之江新语》这本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主政时期,为《浙江日报》撰写的232篇短论的合集,这些短论语言明快、引经据典、思想性强。作为一名三农记者,我在学习《之江新语》后,结合工作实践,有以下三点启示。

  砥砺政治品格。要恪守真挚朴素的为民情怀。在《树立五种崇高情感》一文中,总书记用典型的人和事以及他们说过的话,指出他心目中作为党员的5种崇高情感,这为我们培养为民情怀指明了方向。要擦亮廉洁自律的政治底色。作为党员干部,我们的形象关乎党的形象,关乎社会风气,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当前,社会正处于变革期,形形色色的诱惑无处不在。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应努力做到慎言、慎行、慎独、慎微。

  提升理论高度。从三农角度出发,总书记在书中提出的“五个务必”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三农政策,从政治上看三农,从大历史观上看三农,做好三农报道。从新闻宣传角度出发,总书记指出“要更多地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新闻宣传的生动性、可看性,努力提高新闻宣传的质量和水平。”

  增强业务能力。新闻界有句行话叫“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作为一名三农记者,调研采访和写作是“基本功”。总书记强调,“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调查研究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的过程,千万省略不得、马虎不得。”他还指出,调研工作要点面结合,务求“深、实、细、准、效”。《之江新语》里的文章最短300字左右,最长700字左右。虽然字数不多,但切中要害,言之有物。总书记说,“在一定意义上文风也体现作风,改进作风必须改进文风。”并且辩证地指出“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的道理。这种“短、实、新”的文风值得我们学习,也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

机遇始终大于挑战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韩超

  系统学习《之江新语》一书让我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对工作实际和生活实际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跳出“三农”抓“三农”。“三农”问题不仅事关农民利益,而且事关全局发展,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时刻,身为记者,怎样用我们的报道服务好这个“重中之重”?

  采访过程中,我们常常有一些很有益的想法、很积极的策划,但具体落实起来又存在现实困难,感到“力不从心”,不得已而放弃,使得一些有利于推动三农工作的报道“火候”不够,最终在精彩程度上打了折扣。

  可是“困难”摆在眼前,怎样扭转局面呢?

  总书记在《要把困难当作机遇》中就给出了答案,“面对困难,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只看到挑战的一面,看不到机遇,被困难吓倒止步不前;另一种是既看到挑战,更看到机遇,勇敢地迎接挑战,化压力为动力,克难攻坚,奋勇向前。”

  从总书记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向前、向上的力量,尽管机遇和挑战并存,但要认清,机遇始终大于挑战!抱定这种信心和决心,积极地工作,就一定能实现突破。

  有些采访对象很难“抓”,有的现场画面稍纵即逝,有的产业问题难以几句话描述清楚,这就更需要我们记者提前准备、多方设想、深入研究,多做、多想、多写、多问,把难得的采访机会把握住,把复杂的问题研究明白。

  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闻工作多次强调,新闻工作者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我想这恰恰就是根治“畏难”情绪的“良药”,也是写出精彩报道的根本指南。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