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云南曲靖市陆良县往东,驾车30分钟驶过双向四车道的旅游专线大道,就是三岔河镇万清村委会崖洞村小组。一条条水泥路就像一条条毛细血管,延伸到各家各户,畅通村民发展经脉。我有幸在这里采访到一位百岁老党员——高金寿老人。
百岁人生见证百年党史。高金寿老人1921年1月29日出生,今年刚好100岁。老人心态好、和善,不挑食、爱晒太阳和散步,身体状况良好,听力依然像年轻人一样敏锐,说起话来精气神十足。
光荣入党 带领村民发展生产
1959年,高金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说起年轻时的事情,高金寿老人仿佛打开了“话匣子”。对于那时的情景,老人家记得清清楚楚,仿佛就在昨天。
“那时候党组织培养一个党员不容易啊!我是当时三岔河公社万清大队第一个入党的人。”高金寿老人完全沉浸在了对那段岁月的回忆里。他感慨,那时候的日子太艰苦。因此,自己入党后,事事当先,与群众一同艰苦创业。
“我要带领大家干事情!那时候苦啊!要上山盖房子,要养牲口,还要抓生产,每件事我都冲在前头,天不亮就起床,天黑了才下山回家。”高金寿老人回忆说,那段岁月虽然艰苦,却是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自己的党员身份很受尊重,大队里的青壮年们拧成一股绳抓生产、搞建设,成效喜人。几年下来,万清大队成了远近闻名的生产大队,队里还能有余粮借给别人。
高金寿在大队里不光是抓生产的一把好手,更是扶困助弱的好队长。对于没有劳动力或是劳动力弱的家庭,高金寿都会积极帮助他们,甚至将自己的粮食匀出一部分分给这些家庭。大家从心里敬佩高金寿,把他当成大队的“主心骨”。
交谈中,当高金寿老人得知记者也是一名党员时,他严肃地说:“现在时代好了,你们年轻党员要珍惜,好好工作。”这是一名老党员对年轻党员的叮嘱和要求。
科技种烟 带动村民勤劳致富
高金寿老人年轻时踏实肯干、事事当先,他为人正直善良、勤劳进取,赢得了邻里和村民的敬重。
为发展经济,1964年,高金寿老人带领群众利用周边的田地种植烤烟。“整个生产队一年种植三四十亩烤烟,使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种烟收入很不错。”高金寿老人笑着说道。
刚开始种烟那几年,为了抢节令,每年一过完大年初二,高金寿就号召群众上山积肥、挖田,准备烤烟生产,组织群众常规育苗。后来,改进使用营养袋假植排苗,提高了壮苗率,用人工把袋苗挑到地里栽,用树枝遮阴保苗;在施肥上,先用的是农家肥种烟,后来用碳酸氢氨作肥料,虽提高了产量但质量不好,再后来用烤烟专用复合肥,烟叶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当时,整个生产队只有一座老式烤房,烟叶的烘烤质量低;烟叶分级扎把后再交售,费工费力;为了提高烤烟生产抵御旱灾和涝灾的能力,高金寿老人还带领村民建设烟水工程……高金寿老人说,那时的条件相当艰苦。
如今,经过产业调整后,万清村委会的土地流转了种植茨菇,但当年建设的基础设施依旧在发挥着作用。
高金寿老人原则性很强,公正无私,所以村里有什么纠纷或是需要调解邻里关系的事情就会请老人家出面。村里人一看老人家出来主持公道了,自然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多年前为发展经济,要组织各家各户栽烟,高金寿老人挨家挨户做工作、讲政策。开党支部党员大会,老人家也总是积极发言。在村里,大家都十分尊重老人家。”崖洞村小组组长李良建说,高金寿老人一辈子没和村里人吵过架,他做人一身正气。
高金寿老人是全村最年长的老党员干部,老人乐于帮助人的品德在村里广为传颂。
作者:王炳会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