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18日,由中国摄影家协会、河北省摄影家协会、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办公室、沧州市文联主办,中国大运河摄影发展联盟、沧州市摄影家协会协办,沧曲书舍承办的“大运河(沧州)摄影大展暨运河城市集群影像交流会”在河北省沧州市开幕。大展由“大运河摄影精品展”“运河城市集群摄影展”“这里是沧州摄影展”三个相对独立的展览组成。参展作品以“宣扬、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为主题,汇聚了运河沿线6省(市)18个市区摄影家的创作精品及史料图片,从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生活等方面全方位地呈现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及新时代的重要价值。
大运河影像文化交流研讨会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全长约1797公里,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18个市区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中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也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2006年05月25日,京杭大运河作为中国春秋至清时期的伟大工程,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4年6月22日,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
沧州市是大运河流经区域最长的地市,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自古文风昌盛,武学源远流长,是中国诗经文化之乡、武术之乡、杂技之乡、中国历史第一侨乡,诞生了毛苌、扁鹊、马致远、高适、刘完素、刘长卿、纪昀、张之洞、刘春霖、冯国璋、王子平、马本斋、蒋子龙等众多名人志士。近年来,沧州市委、市政府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一定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的重要批示精神,持续发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复建的沧曲书舍始初建于清代雍正三年,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是由江西省整体迁建而来的同为300年历史的古建筑,和南川楼、朗吟楼等建筑一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沧州文化新地标。
展览作品欣赏:
河北省沧县兴济镇骡马集市(1981年) 刘世昭摄
江苏省镇江市长江边的排筏站(1982年) 刘世昭摄
运河架桥 (1970年)汤德胜摄
杂技之乡 (1984年 ) 沈英摄
北京市昌平区白浮泉 季红伟摄
洛阳故城 田建明摄
运河上四大名塔之一的舍利塔 周璐摄
作者:杨志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