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普光今年35岁,是云南省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弥勒市江边乡平地村委会地房村民小组一名烤烟种植户,也是一名上门女婿。
初见张普光时,这位憨厚、朴实的汉子正在江边乡一所小学门口等待一双儿女放学。当谈起自己作为上门女婿的这14年,张普光更多的是感恩,正是这14年的锻造让他成长成为撑起家庭的顶梁柱,带着一家人走上致富之路。
2007年,张普光与同村的余红梅相恋。谈婚论嫁时女方家长由于家中缺少劳动力,提出了希望张普光入赘的要求。但张普光的父母却坚决反对这门婚事。张普光在考虑了几个月后选择了爱情,与余红梅喜结连理。
张普光在家里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结婚前,张普光一家的日子虽然过的拧巴,但父母和哥哥对他宠爱有加,重活累活都不让他干,这让他养成了胆小、怯懦的性格,甚至于让外人看来有些懒惰。
结婚后,当岳父打算把当家的担子交到张普光手中时,他还没有进入状态:干农活体力跟不上,农事操作还不熟练,岳父岳母对他很是失望,打消了想让他当家的念头。
2008年,张普光和余红梅的女儿出世,妻子的住院费,孩子的奶粉钱......这些开销,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难以承受。初为人父的张普光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自已肩上的责任,他暗下定决心要让这个家庭摆脱贫困,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
从此,张普光振作了精神,用行动扛起责任:重活累活抢着干,花心思学习农作物种植技术。2009年初,他向当地烟叶工作站提出申请,成了一名烤烟种植户。
经过一年的辛勤劳作,2009年底,张普光用种烤烟赚到的钱买了家里的第一个大物件——一辆摩托车。张普光的努力,让岳父岳母吃下了定心丸。一个多月后,张普光成了当家人。此后时间里,他在干好地里活计的同时,还跟人学泥工、瓦工手艺帮人盖房子,增加家里的收入。
2015年,张普光积极响应当地党委政府发展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号召,种下了15亩芒果,并认真学习栽培技术。通过精心管护,仅3年时间芒果树就挂果,到现在累计收入达2万余元。2017年,张普光靠着自己的努力盖起了一幢二层半小楼,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滋润幸福。
“现在的日子我很知足,将来我希望孩子能像我一样,遇到困难不服输,把自己的人生过好。”张普光眼神坚定地说。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