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村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安图县松江镇东部,长白山脚下,距镇区15公里。实现全面脱贫前,全村户籍人口300户1017人,其中贫困户114户182人。
爱心课堂+教育扶贫
吉林医药学院党委全程指导驻村工作队,精心策划、周密部署,形成了系统的爱心课堂教育扶贫计划。通过课后托管、学生管理、现场答疑、增设兴趣班并制定阶段性复习计划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受到工作队员专业限制,不能给孩子们开设所有课程,他们就定期邀请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省内高校优秀硕士志愿者到村为初、高中学生提供学习帮助。寒暑假期间,驻村工作队对中小学生实行集中管理、集中辅导。带孩子们在完成假期作业,又能够复习和有动手动脑的特色课堂,让孩子每天都能够充实度过。
大手牵小手 筑梦小课堂
桃园村“爱心课堂”的开展,引起吉林医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经研究决定由吉林医药学院团委带头,吉林医药学院扶贫办组织,每年暑假期间选送优秀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到桃园村义务支教,同时选送优秀外籍留学生到村开展专题英语教学。同时开展“大手牵小手,筑梦小课堂”活动,每位大学生对接一名桃园村学生,在暑期支教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根据桃园村学生的需要进行线上辅导。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络省内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来桃园村开展义务支教,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形成长效帮扶机制。
筑梦书层 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
农家书屋建设,是落实党的文化惠民政策的重要举措。松江镇桃园村驻村工作队结合自身实际不断探索,创立“爱心课堂+农家书屋”运行服务模式,让昔日沉寂、少有人上门的农家书屋成为“网红”场所。桃园村爱心课堂借助农家书屋的平台优势,积极向帮扶单位和社会力量发起募捐活动,并成立筑梦小书屋,通过阅读实践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引导全社会关心、关爱贫困地区农村少年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让农家书屋成为少年儿童的精神乐园和第二课堂。
基层党建 筑牢红色基因
桃园村党支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建设,改变以往集体学习文件内容的枯燥形式,让爱心课堂走进党支部。桃园村爱心课堂不仅重视孩子们的知识教育,而且非常重视孩子们的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和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红色基因。通过开设党史故事会、“你讲我听”活动,组织学生和家长观看红色经典影片和伟人传记,让学生和家长共同谈感想谈收获。每年“七一”举办党的知识竞赛亲子活动,爱心课堂或者通过考试、或者通过演讲、朗诵等形式,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增强对党的了解,从小培养儿童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
普法知识进课堂 法治意识“树”起来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农村法律体系现已基本形成,乡村依法治理工作也在不断完善。为提高村民法治素养,桃园村通过开展法治竞赛、放映法治电影、组织法治文艺节目表演、宪法知识进万家等“接地气”的方式,增强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将宪法、未成年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关乎公民日常生活的法律常识纳入课堂,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培养法治思维,学法、懂法、守法、护法,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通过爱心课堂的帮助,惠及孩子,成长基础“实”起来,村里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文明素养和精神面貌大为改善,学习成绩普遍提高很多;桃园村通过开展“书香家庭”“书香少年”系列阅读活动,借助爱心课堂和筑梦小书屋,在全村大力推广家庭阅读、全民阅读。书香满村,发展氛围“和”起来。桃园村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宣讲活动,向村民讲解法律的由来和相关知识,向他们说明法律宣传背景、介绍宣传资料,号召广大村民群众积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让法治精神“树”起来。爱心课堂不仅向孩子们灌输知识,也向孩子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村务治理,为村庄做贡献,共同建设美好家园。
责任编辑:李亚新 刘云(见习)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