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话题 详情
保留村庄风貌、形态、肌理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缪翼 孙眉
  • 2022-03-08 14:25:26

关于传统村落保护,近年来有3个消息值得关注:2019年6月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连同2012年起陆续发布的其他四批,中国传统村落总数达到6819个。2021年2月14日,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村落”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角民族乡翁丁村老寨发生严重火灾。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开展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健全传统村落监测评估、警示退出、撤并事前审查等机制;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

从第一个消息可以看出,我国传统村落数量巨大,如果进一步分析这6819个传统村落,还可以发现这些传统村落类型多样;第二个消息则给我们以警示,要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第三个消息说明,国家对保护传统村落高度重视。

“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传统村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闵庆文介绍,总体而言,全社会对于传统村落价值和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已经比较统一,但伴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与村庄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在这些消失的自然村落中,就有不少是具有历史风貌的传统村落。”

对此,他建议,应当重视传统村落的系统性特征。一个传统村落就是一个凝聚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并不断演进的生态博物馆,融合了传统建筑、乡村民俗、生态保护、农耕技术、乡村景观等诸多要素。因此,应当将拯救老屋融入传统村落保护之中,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等保护结合起来。既重视老屋、祠堂等古建文物的保护,还应重视村落所反映出的家庭、家族、宗族、氏族关系及乡规民约等社会治理体系的保护,村落位置选择、总体布局、内外结构以及古树名木与水资源管理系统等所反映出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智慧的保护,体现种养结合、多种经营、灾害防控、气候适应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的保护,以及宗教信仰、乡村民俗、民间艺术、加工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等。

“传统村落是自然生态条件、农林牧渔业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综合影响的产物,活化利用是保护的重要途径。”闵庆文倡议,“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人文肌理。”他建议,需要在传统村落保护中充分认识当地人的角色、传统文化的作用以及农业发展的意义。“没有当地人的参与,传统村落只是看似繁荣的喧闹;失去了当地人传承的地域性文化,传统村落就没有了灵魂;没有了农业生产以及由农业生产所创造出的特色农产品和田园景观,传统村落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旅游开发是古村落‘活化利用’的最直观载体。”全国政协委员、安徽省政协副主席李修松认为,应深入研究、妥善保护,利用古村落各类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实施文旅融合,助推乡村振兴。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密集众多的优势,探索路径、创新模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先后形成民企独资保护利用的“宏村模式”、政府主导国企经营的“西递模式”、财政扶持民企经营的“呈坎模式”、国企开发村企合作的“唐模模式”、省外独资村级协助的“祖源模式”等。利用古村落发展旅游达100多处,乡村旅游欣欣向荣。

李修松建议,国家文物局应将古村落古民居纳入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在进一步规范保护利用工作的同时,打造其他地方学习借鉴的样板。同时,要借鉴世界各地利用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的通行做法,激发社会力量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要制定完善相关法规政策并予以坚定执行,确保社会力量保护利用古村落古民居过程中的文物安全。

焕河村是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大山深处的土家族村寨。2013年8月,焕河村就入选了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当地风景秀丽,村里有极富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筑和古井“民卫井”,但闭塞的交通让焕河村不为外人所知。直到返乡创业青年丁浪来到了焕河村,他在短视频平台上打出了村子的知名度,把村里的风景与特色文化传播出去。

“传统村落能否得到保护,取决于人们对它的认识和传承意识。”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建议,未来应尝试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媒介进行知识普及、传统文化传播,让网络连接古村内外。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缪翼 孙眉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