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强调,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其实对农业来说,尤其要做到创新不问出身。
说到创新,很多人就会觉得高大上,但很多农业科技创新最初都出自基层。例如,只有初中学历的农民李登海,选育出的品种推动我国玉米实现了高产突破。在广大乡村,还有许多像他一样的“农民科学家”。未来要让更多农民挑上现代化的“金扁担”,在创新上需要国家级项目推动,也需要地方实用技术参与;需要研究院所和科学家,也需要企业、基层农技员和农民。
当然,要做到创新不问出身,还需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为各类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环境,培育好新技术萌芽的土壤。
作者:刘知宜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