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两会进行时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邓秀新
增加“耕读课” 传承农耕文化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何红卫 乐明凯
  • 2022-03-11 10:02:33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我国有2.9亿在校学生,要坚持把教育这个关乎千家万户和中华民族未来的大事办好。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邓秀新在接受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明显减轻,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在此大好背景下,建议增加中小学生“耕读课”分量,以便中小学生更好更多地参加农事体验。

邓秀新成长于湖南山区贫困县,经历过饥饿年代。从事柑橘研究40年的他认为,挨过饿的人更务实。他先后当选两届全国政协委员、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为三农、教育等问题持续发声。他不仅经常为大学生讲课,为农民培训,还给中小学生上课,普及农耕常识。

邓秀新认为,增加中小学生“耕读课”分量,对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亲近自然、强健体魄、拓宽视野的需要。中小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与大自然亲密接触,亲自动手栽种、培育、收获农作物,不仅能增强动手能力、锻炼身体,还能学到平日课堂里学不到的知识,有利于他们真正了解农业、农村和农民。

培养劳动意识、节约意识和吃苦精神的需要。让中小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农事活动,体会劳动艰辛,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劳动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亲身感受劳动成果来之不易,懂得“粒粒皆辛苦”,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勤俭节约的意识。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我国农耕社会几千年,沉淀了有关生产劳作的优秀文化瑰宝,“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等优美诗句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反映。让中小学生上好“耕读课”,有利于中小学生更好地体悟“春播、夏种、秋收、冬藏”的滋养,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