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十年来我国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时讲道,我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现场聆听,我心潮澎湃,倍感振奋。”党的二十大代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委书记朱战民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朱战民介绍,黄南州全境属国家“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森林、草原、湿地交错分布,地貌类型丰富、气候环境多样。黄河黄南段干流长度257公里,占青海省境内黄河总长的15.17%,是全省唯一全境纳入黄河流域的州。每年向下游输水量29.06亿立方米,是“中华水塔”重要水源涵养地。
朱战民表示,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是青海各族人民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南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的殷殷嘱托,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和大规模国土绿化,全面落实“河湖长”“林草长”责任制,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分别由2012年的19.22%、60.24%提升到2021年的29.43%、68.9%,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96.3%,黄河出境断面和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2021年,河南蒙古族自治县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黄南州荣获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称号,是青海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州。
朱战民说,这些年,黄南州依托生态有机畜牧业和文化旅游资源禀赋,正确处理保护生态与富民利民的关系,有侧重地发展生态经济、绿色产业,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了发展空间科学协调、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朱战民表示,黄南州全力加快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州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天然草场、牲畜有机认证和牦牛藏羊原产地质量追溯全覆盖。累计培育有机产品43个、绿色食品47个、地标农产品19个,牦牛、藏羊等“四个万头”规模养殖项目加快建设,黄果、药材等“四个万亩”特色种植基地初具规模。依托高原山水自然风光和国家级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继建成、培育和推出了一批热贡文化产业基地、乡村旅游项目、文化旅游品牌和节庆系列活动,创造万幅唐卡展、千人同绘唐卡等世界纪录7项,文化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17万人,占全州总人口的15%。在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中,越来越多的群众吃上了“生态饭”、走上了“致富路”。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