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重点活动——第二届“中国新农民”故事会在江苏省常熟市海虞镇铜官山村举行。图为浙江米果果生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照米分享故事。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陈照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上午好!我来自西施的故乡浙江诸暨,我叫陈照米。因为我出生的时候家里吃不上粮食,我老爸给我取名叫“找米”,希望我的出生能给这个家带来温饱,这就是父母对我最大的期望。
我小时候,我们家住的是草房,外面下着大雨,里面淋着小雨,一张床的四个脚也是用砖块垫起来的。我4岁开始放牛,6岁要过饭,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生活,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家。
1978年,我考上了高中,因为交不起学费,我准备放弃,学校里领导专门给了我5块钱,这5块钱就像一个感恩的种子深深埋在了我的心里。我说我长大以后一定要报答这个国家。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可以搞多种经营,我们家也富起来了。我们不但解决了温饱问题,我们也把家里的草房、平房建成了楼房,建成了别墅,我也洗脚上岸,成为了全国优秀的乡村企业家。
目前,我经营的企业上交给国家的税收超过了10个亿,捐助给社会超过了5000万,因为这个感恩的种子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
随着我们富裕了,但是我们的农业与欧美相比,还是很落后,所以我有个梦想,就是到农村去带领乡亲共同富裕。我告诫自己,我说回去的那一天我就要抛弃所有的财富,所有的荣耀,我就是一个农民。
2013年,我告别了高尔夫球场,放下我心爱的高尔夫球杆,踏上了这片土地。因为日晒雨淋,很多人看得到晒的像非洲人一样,调侃我。我说:“脸不晒成包公,农业难以成功。”从2016年开始我外出座飞机从头等舱改为普通舱,相较头等舱,坐普通舱可以省出一卡车的粮食。很多人以为我坐不起头等舱了,所以外面谣传我企业不行了,我八十多岁的母亲,听到这些谣言心如刀绞,天天到我办公室门口,不让我搞农业。她说:“你前半辈子吃了这么多苦,后半辈子你不要再吃这个苦了,妈妈还有100多万存款,你拿去过普通人的日子吧。我们是家族企业,我和我弟弟经营家族企业,因为我坚持选择农业而分道扬镳了。
我爱人也半年没理我。我跟我爱人说为什么这么多人冒着生命的危险去攀登珠穆朗玛峰,我爱人说:“这些都是傻瓜。”我说:“不是傻瓜,他们心中都有梦想,为了这个梦想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说农业就是我心中的珠峰,为了这个梦想,我也可以付出生命的代价。你开开心心做面膜,我快快乐乐盖地膜。”我的坚持打动了我爱人的心,最后我把她口袋里一个多亿的私房钱也拐到了这片土地上。
这么多年来,家人为了支持我的三农梦想节衣缩食,我爱人不上街了,不去买名牌包包了,也很少去美容院了,我儿子开了10多年的车,我想给他换一下,我儿子却说:“你的三农梦想更重要,我的车能开就行。”
10年来苦难、磨难、挫折、嘲笑无处不在,特别是很多人对做农业没有信心,我告诉他们说,上帝让你遍体鳞伤,是让你受伤的臂膀长出腾飞的翅膀,一定要坚持。所以我鼓励自己,每天“不生气,不泄气,不放弃,不抛弃”。每天坚持“4个力”,即充沛的精力,无限的努力,坚强的毅力,必胜的定力。
10年来我没休息过一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我说我是用汗水和泪水浇灌这片土地,我用勤奋与努力感动这片土地,我用信心与创新改变这片土地,我相信农业是没有标准化的,我们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惊天动地,只有敢胡思乱想才能不同凡响。
至目前米果果小镇已投入6个亿,占地4000多亩,我无偿给村集体10%的股份,
每年给村里增加经济收益超过150万,给周边村员工发工资超2000万元。
我提出了现代农业“五指”理论,把手掌比喻成了土地,种养殖、加工、休闲旅游、教育培训、产业创新,只有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才能美起来。我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米果果小镇建设成了国家4A级景区、建成了全国100家优秀农民田间学校、全国的科普教育基地等。
2018年9月23号,中国第一个农民丰收节,我上了中央新闻联播头条,为6亿农民发声,获得浙江省乡村振兴金牛奖、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建党百年优秀共产党员。目前我写了60多万字的感悟日记,写的就是三农问题。我每年会给新农人演讲,《找准三农的痛点,激活土地的亮点,点燃农民的沸点》。我给劳动教育的孩子们演讲《点燃心中的梦想,让生命更加伟大》,每年要超过50场;我给企事业单位也讲《坚定不移跟党走,乡村振兴立潮头》,也超过了60场。
2021年,浙江省举行了“农村靠发展,农民讲党史”比赛,最后我荣获了浙江省冠军。今年浙江省举行了导师比赛,我预赛、复赛,最后决赛我也是冠军。很多人问我:“你这个年龄了,你还要奋斗个什么,白天黑夜干?”我说:“年龄不是理由,脸上的皱纹不是铸造梦想的鸿沟,只要上帝给我100年的生命,我要在这片土地上奋斗到99岁,余下的1年回味一生的精彩。”
这次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后,我在感悟日记中写到:“两脚踏在田中央,思想跟着党中央,乡村振兴在路上,带领乡亲喜洋洋。”今天的舞台讲不完我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三农”事业的执着与情怀。在奔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我会用余生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书写自己新的辉煌!谢谢大家!
蒋文龙(点评):
今天陈照米陈总是代表我们浙江的农民前来参赛的,他确实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这个故事里面我觉得有人物,也有冲突,也有场景,也有对比,所以引人入胜。更重要的,他有一种力量,这是他的灵魂所在。通过他的这个故事,我也深受鼓舞。我讲三点认识。
第一点,我们平时讲农业的时候,常常会觉得农业是非常苦的、艰辛的、不赚钱的、沉重的。但是在我们陈总这里,他用他的乐观颠覆了我们对农业的这种认识。他有许多的眼泪,有许多的汗水,但是他从来不讲,但我们可以想象得到,所以我觉得陈总的故事实际上给了我们一种力量。
第二点,我们通常讲“情怀不能当饭吃”,但是在陈总的创业故事里,我相信情怀是主宰他、让他能够坚持到今天的最重要的动力源泉,没有这样的情怀,我想陈总他也不可能改变家里面的反对态度,也不可能去改变社会上那么多的反对声音。
第三点,从陈总这里,可以看到一个企业家的胸怀、眼光,同时他们还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农业企业,往往得是半个政治家,所以我们在他的故事里面能够看到他与村集体之间的融洽关系,跟周边农户之间的和谐关系。
我觉得陈总确实是一个成功的榜样,也希望我们的米果果能够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谢谢大家!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