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使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接下来我要认真履职尽责,继续听党号召,践行初心使命,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科尔沁镇远新村驻村第一书记苏彬说。
初冬时节已有丝丝寒意,在村里,苏彬正和村“两委”成员、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与群众共话乡村振兴。
2021年9月,在兴安盟妇联工作的苏彬主动申请到科尔沁镇远新村担任第一书记,从“城里人”变成了“村里人”。在驻村一年多的时间里,苏彬用一腔热忱为村民谋发展、解忧盼。“抓党建、搞产业、找资金,苏彬书记没少给村里办实事。”提起苏彬,远新村党支部书记谭景文竖起大拇指夸赞。
刚到远新村,苏彬就带着驻村工作队员逐户走访,一次次沟通交流,她逐渐理清了每家每户的实际问题和生活所需,成为了村民的“贴心人”。
“我要让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苏彬深知群众生活要富裕,必须有固定的收入,有持续发展的产业。远新村土地贫瘠,农业生产单一,为实现产业发展取得突破,苏彬结合远新村产业布局和实际情况,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引导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散土地,发展庭院经济,使庭院“方寸之地”变成了“创收之所”。今年,苏彬协调兴安盟农研所、帮扶单位、乌兰浩特市嘉鹤牧业有限公司为远新村村民分别提供了价值2万余元的玉米种子、5000棵优质菜苗以及1170余只鸡雏,助力庭院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今年我收到30只免费鸡雏,年纪大了,重活儿干不了,养鸡不在话下,每年还能多些收入呢。”脱贫户刘桂兰说。
乡村振兴,不仅要农民富,还要乡村美。苏彬又协调盟、旗两级妇联争取价值3.8万元的物资,为116个美丽庭院户、34户脱贫户,分发了266个垃圾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新乡村。
如今的远新村,村容整洁、村貌优美。“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去解决什么,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就是我驻村的愿望。”苏彬说。驻村以来,苏彬带领驻村工作队员为39户正常脱贫户、监测户、边缘户,发放了总价值约11400元的物资;争取盟残联残疾人慰问资金,开展“冬日送温暖关爱深入远新残疾人”慰问活动,共慰问残疾户16户,合计发放慰问资金8500元;为村里30岁至65岁之间的19名低收入妇女争取“两癌”免费检查项目,自费租车带村民去检查;在得知村民李长山因助听器损坏沟通困难时,苏彬与残联沟通,带着李长山去指定的助听器验配地点,现场检测听力,调配助听器。“被信任是一种幸福,为民办实事是一种责任。”苏彬深有感触。
从黎明破晓到星辰满天,苏彬用不停歇的脚步丈量远新村的每一寸土地。谈及未来,她说,今后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在乡村振兴中作出驻村干部的应有贡献,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奋斗。
作者:武跟兄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