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建州(以下简称西双版纳州)70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书写了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贫穷走向富裕、从末梢走向前沿的壮美历史篇章,描绘了边疆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美丽画卷。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西双版纳州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办成了许多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的硬骨头,与全省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据了解,1953年1月23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区成立,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掀开了西双版纳发展历史的崭新篇章。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结束了千百年来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翻身做了主人,分别从封建领主社会甚至原始社会末期一起跨入了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全力以赴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全州地区生产总值由1952年的1757万元跃升至2021年的676亿元,增长3846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1759万元跃升至265亿元,增长1506倍。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三二”向“三二一”的重大转变。70年的发展,让曾经一穷二白、封闭落后的西双版纳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目的地、世界普洱茶的最重要原产地、全国第二大天然橡胶基地、云南打造“绿色食品牌”的重要基地。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村村通硬化路”;中老铁路建成通车,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常年可通航500吨客货轮,港口、码头货运总吞吐能力140万吨。城镇空间布局不断优化,乡村面貌和功能大幅改善,通水、通电、通讯、通网率均达100%,一批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的特色村寨不断涌现,昔日的“瘴疠之区”“蛮荒之地”,发展成为避寒胜地、宜居之乡,成为中国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进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各项措施落实,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迈入小康。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摘帽,“直过民族”一步跨千年,历史性消除了绝对贫困,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21年,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36242元,比1953年434元增长82.5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17108元,比1952年63元增长270.5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牢牢抓住民族团结这条生命线,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主线,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教育,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少数民族人才,推进民族立法工作,创造了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宗教和顺、生态优良、边境安宁的成功经验。2016年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州”,2023年1月1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始终把“生态立州”作为最重要的发展战略长期坚持,“绿色”已成为西双版纳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底色和重要动能。加快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加大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亚洲象数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170多头增至300多头。探索和开展跨境生态保护交流合作,与老挝北部三省共建了长214公里,面积约20万公顷的“中老边境联合保护区域”,实现了“一带一路”倡议和“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机制生态保护合作新的突破。2017年,创建成为全国首批、云南省首个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持续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全面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依托沿边区位优势,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先后获批建立6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和勐腊(磨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中老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成为云南唯一同时拥有水陆空铁开放口岸的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53年的26.8万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41.4亿美元,增长1.5万倍。加快口岸和重点边境通道基础设施、查验配套设施建设,推进通关便利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完成一批互联互通大项目,形成了水陆空铁立体交叉,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深化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交流合作,中老人民币现钞跨境调运实现“零”的突破,中老缅泰边境地区合作由“四国八方”拓展为“四国九方”。西双版纳已成为内联我国大西南、外通东南亚的重要枢纽和开放前沿。
建州70年来,西双版纳州持续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党在西双版纳的执政根基更加巩固。基层党组织从1949年第一个党总支成立,增加到2022年底的5220个,党员从40人发展到5.84万人。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之中,各级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素质能力显著提高。爱国统一战线不断巩固,为推动西双版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70年栉风沐雨,70年砥砺奋进。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双版纳才会有繁荣进步的今天和更加美好的明天。
未来,西双版纳州将树牢“生态立州、产业富州、开放活州、人才兴州、文化润州、创新强州、和谐安州”的理念,全力补短板、强弱项、扬优势,加快破解发展瓶颈、夯实发展基础、提升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构筑发展保障,全力打造“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绿色高质量发展转型创新区、云南辐射南亚东南亚世界旅游名城和现代化口岸城市”,谱写西双版纳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