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首战之年,抓好“三农”工作至关重要。3月1日上午,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在沈阳市苏家屯区举办科技服务春耕备耕启动仪式暨送科技下乡活动。辽宁省科技厅、辽宁省农业农村厅、辽宁省欧美同学会、沈阳市苏家屯区等单位相关领导,辽宁省农科院领导与院机关各部门和驻沈研究机构主要负责人,院地共建专家、农业企业和农民代表以及新闻媒体人员等1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沈阳市苏家屯区区委常委、副区长郑毅在致辞中特别提到了院地科技共建工作,在选派科技人才下沉、组建专家团体、助力打造苏家屯区“一廊三区五基地”新格局,发展优质稻米、设施果蔬、畜禽养殖、精品花卉、百果园五大产业基地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年苏家屯区将以此次启动仪式为契机,从思想、科技、农资、资金和项目等五个方面做好准备,全力以赴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实现农业生产一季度“开门红”。
科技服务春耕备耕团队专家和农业企业代表在启动仪式上先后发言。团队专家代表李跃东表示,辽宁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专家将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省农科院党组的决策部署,通过制定区域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送品种送技术,深入农业生产一线解决技术问题,采取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科技培训指导等方式,在当前春耕备耕时期,全力以赴做好科技服务支撑工作。企业代表辽宁天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洪兰表示,农事企业将充分领会会议精神,明确政府、社会及种植户对企业的要求,在辽宁省农科院的科技支持下,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充分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积极服务春耕备耕。并就省农科院水稻所提供技术支持,联合开发辽粳419、辽粳1499、辽粳212等水稻品种累计推广500多万亩,为企业创收7000多万元,带动农户5000多户等带来的巨大成效表示衷心感谢。
辽宁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许爱东在致辞中强调,辽宁省农科院在全省率先启动送科技下乡活动,为今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开了一个好头,为今年粮食丰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辽宁省科技厅将与辽宁省农科院密切配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速攻关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助力辽宁乡村振兴发展。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一级调研员刘献在致辞中充分肯定了省农科院的工作成绩,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专家们常年服务在乡村田头,服务全省农业生产,与共建地区、服务企业紧密联系,与省市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通力合作,把最先进的技术和最优质的品种送到农业一线,在乡村振兴发展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将与辽宁省农科院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构建辽宁农业新发展格局,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等方面密切配合,共同推进辽宁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辽宁省农科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回顾了2022年省农科院克服疫情的不利影响,组织600多名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全方位、立体化服务全省春耕备耕工作,为粮食丰产丰收发挥积极作用。隋国民指出,在进入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院属各单位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扎实做好今年的服务春耕备耕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全院第一项重要任务落实抓好,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针对下一步工作他提出几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服务的使命感责任感。院属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位专家,要胸怀“国之大者”,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提升粮食产能、做好主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落实抓好,努力发挥农业科技的支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主动担当作为,以扎实的科技服务助力全省打赢春耕备耕这个农业生产第一仗。二要动员全院力量,为春耕备耕保驾护航。辽宁省农科院有30多个科研院所,有近1800名科技人员,要利用好院地科技共建、科企合作、科技帮扶等平台和载体,充分发挥科技副职、专家工作站、科技特派团、专家讲师团、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作用,以服务春耕备耕为契机,让专家和科技的作用在服务春耕备耕中充分显现,为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做出辽宁省农科院应有贡献。三要采取多种措施,确保科技服务落地见效。围绕全省春耕备耕实际需求,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全方位、立体式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做好现场、实地指导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平台辐射面大、带动作用广等优势,强化线上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工作,尽可能扩大技术覆盖面、科技普及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辽宁省农业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此次活动以“科技服务备春耕 送科技下乡”为主要内容,集中开展春耕备耕动员部署、新成果展示推介、现场咨询、走访调研等活动,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省农科院科技人才、技术优势,保障春耕备耕工作顺利开展,努力提高科技服务覆盖面和科技贡献率,夯实粮食丰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基础,为辽宁农业强省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于险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