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代表委员故事 详情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推动资源向农村倾斜 高质量发展乡村体育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李忆宁
  • 作者:张培奇 王帅杰
  • 2023-03-05 22:23:59

乡村体育是实现“健康中国”的重要阵地,但现实中已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补齐体育强国建设短板。体育健身设施布局不均衡、种类单一,重建轻管问题突出,部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缺乏科学健身理念和专业人士指导等,这些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介绍,去年底,裴寨村建起了冬暖夏凉、功能齐全的体育馆,把村民“引”到运动场,越来越富态的乡亲们减肥健身有了好去处。今年春节期间,裴寨村把孩子们组织起来,在村里举行羽毛球大赛,孩子们参与热情很高,家长们非常满意。

全国人大代表 、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市张村乡裴寨村党支部书记裴春亮。

裴春亮建议,一是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提高体育健身设施在乡村的覆盖率。以行政村为对象,以村级体育场地建设为重点,把场地建到村屯,把体育服务体系覆盖到农村。在体育活动、器材的规划和供给上,充分考虑当地乡村人口构成、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以及群众的具体需要,要避免“撒胡椒面”式的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例如,北方冬季较长且气温寒冷,有条件的地区可以考虑多建室内运动场地;重点支持建设一批篮球场,更好满足群众对运动场地的需求。

二是多渠道增加全民健身场所和设施。对农村健身场地设施进行升级换代,加快补齐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短板。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水平,吸引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充分利用学校运动场馆、篮球场等体育设施,打造群众身边的“15分钟健身圈”。充分利用村(社区)边角地、闲置房等,多建设一些乒乓球、跳操、全民健身路径等所需场地小、花费资金少的晨晚练健身点。建立体育健身设施安全技术巡查机制,对健身器材等设施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维修。

三是挖掘特色体育资源,加快培养乡村体育人才队伍。根据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借力”专业运动队、体育院校等开展一些乡村体育指导志愿服务,鼓励运动员、教练员、体育专业师生等进入乡村,开展全民健身技能培训、全民健身理念宣讲等活动。实施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全员培训工作,为每个村至少培养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打造一支懂体育健身、组织能力强的体育乡土人才工作队伍。进一步丰富体育健身项目内容,降低参与门槛、提升趣味性,调动村民体育健身积极性。充分挖掘和推广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中蕴含的体育项目,搞好特色文体活动的传承接力。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培奇 王帅杰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