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3月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沙河镇元西村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施工现场,装载车正挥舞着铁臂抬运石块,运输材料,挖掘机正在进行边坡整形,工人们也忙着浆砌堡坎,开足马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工人们正在浆砌堡坎。
“加紧完善田间基础设施修建,确实让项目发挥收益,为农业生产提供‘加速度’,让群众受益。”元西村党支部书记杨清卫告诉记者,高标准农田建设元西村项目目前已完成工程进度的70%,预计4月底之前能全面完成建设,保证农民春耕生产。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41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73亩,排水渠3条,蓄水池2口,生产道路3公里。建成后,将改善田地坡多路陡、旱涝不收、土壤存肥能力差等情况,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元西村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
“以前,出门到地里来做活路,光走路爬坡都要20多分钟,土地零散,旱涝靠天,收成也低。”元西村二组群众张祥林从农业农村部门了解到“高标准农田建成后,土地连成片、生产道路硬化加宽、排水渠道走水畅快、不怕旱涝不丢肥,种植也更省时省工”后,喜不自禁,他说,高标准农田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种种好处,他和村里的群众也更愿意发展农业产业了。
“在农田里实行田、土、水、路、林、电、技、管综合配套,采取培肥地力、保水保肥、控污修复等单一措施或综合措施。”朝天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极大改善农业生产和耕作条件,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推动土地适度集中连片统一种植,更好应用秸秆还田、机械耕作、集中管护等现代农业技术。
“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近年来,朝天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乡村振兴强基赋能。
据统计,朝天区今年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指标4万亩,建成后预计每亩增产粮食82.95公斤,粮食年增产331.8万公斤,年新增产值700万元,带动周边农民人均增收300元以上。
作者:冉金鹭 徐筠莒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张艳玲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