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统领会、一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的各项重要要求,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协作,深入融入武汉都市圈发展,以四化同步促咸宁高质量发展。”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咸宁市市长杨军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杨军介绍,2022年,咸宁市坚持系统思维,抢抓“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上升为湖北省级战略机遇,不断强基础、补短板、塑颜值,深刻把握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产业形态、城市形态、文化形态和治理形态,广泛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发动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幸福城市,推动城市高质量绿色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的集中度、辨识度、美誉度得到极大彰显。
杨军认为,2023年,咸宁市将突出各扬所长,千方百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从全局谋划区域,以区域服务全局。积极主动加强区域协作,形成相互赋能、相互成就的发展格局。积极参与构建武汉都市圈协商合作、规划协调、政策协同、社会参与等机制,全面参与编制武汉都市圈流域综合治理、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专项规划。加快咸宁(武汉)离岸科创园建设,探索与武汉共建中国光谷咸宁生物医药产业园、嘉鱼·武汉经开区产业园,打造武汉产业转移新高地。积极承接武汉高校外迁,加快推进咸宁“武汉南”大学城建设,支持湖北科技学院创建大学科技园,打造武汉功能拓展重要承载区。支持嘉鱼县、赤壁市、通城县建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让咸宁成为武汉市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市通办”,深入推进公交卡、旅游卡、公积金、医保、社保等跨市通用。
杨军表示,咸宁聚焦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要以四化同步促高质量发展,注重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引领农业现代化,注重信息化为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赋能。加快培育大健康、电子信息、健康饮品、智能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等优势产业,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信息化进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和首位度,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左右。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产值达1300亿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杨军展望,2023年,咸宁市将筑牢绿色本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广鄂南民居建筑风格,开展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把公园作为规划要件,推动“园在城中”向“城在园中”转变。加强古桂花树等古树名木挂牌保护,加强传统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开发利用。建设美丽乡村,细化落实乡村建设任务,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持续推进“擦亮小城镇”行动,开展公园化乡村(乡镇)建设。坚持“小巧、精致、灵秀”特质,充满人情味、展现现代范儿,打造幸福咸宁,建设“千年城市”。通过拼搏赶超,奋力推进咸宁向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迈进,积极投身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生动实践,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咸宁篇章!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何红卫 乐明凯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