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生态美 百姓富”的绿色振兴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李昊 刘昭磊
  • 2023-03-09 16:38:43

“每年春季都要修枝打杈,目的是确保鸡心果有个好收成。”张学坤一边指导村民们修剪树枝一边介绍。

刚进入2月下旬,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奈曼旗明仁苏木博勒梯嘎查鸡心果种植基地,村党支部书记张学坤正在指导村民们为果树梳枝、间伐。为带动村民发展好鸡心果产业,张学坤率先参加两期果树种植技术培训班,掌握了果树种植和剪枝技术后,手把手传授给村民。

为持续壮大鸡心果产业发展,博勒梯嘎查党支部积极盘活村内闲置土地,以每亩地150元租赁费租给村民种植鸡心果,现已连续租赁三年,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6万多元的收入。博勒梯嘎查通过发展林果业,让集体土地资源“活”起来了,集体经济“壮”起来了。

博勒梯嘎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三年前的一场关于经济与生态的大讨论:如何把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是当地干部群众共同思考的问题。

明仁苏木地处西辽河畔,既邻水又靠沙地,盛产苹果、鸡心果、梨等各类水果。在优劣势比较与充分研讨后,确立了以“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思路,努力打造林果产业基地,把林果产业发展作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力抓手,实现绿化增收双赢。

发展思路确定后,决定在博勒梯嘎查、南大德号嘎查、明仁嘎查3处建万亩精品果园。在发展经济林的同时,选择与企业合作,提高经济林成活率,增加林木的挂果率。

如今,18000亩的经济林建设已初见成效。漫山遍野的林木绿了全苏木,护了生态,为西辽河畔明仁苏木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生态好了,“要让群众的钱包更鼓”的初衷也逐渐在实现。

“我种植的鸡心果树属于盛果期,预计今年秋季林上林下纯收入6000元左右,今年我种植了70亩地,年收入应该可以达到30多万。”明仁嘎查冯树民憧憬着未来。

明仁苏木创新“以耕带育”种植模式,探索林上林下套种模式,林上种植鸡心果,林下种植红干椒,使群众的腰包不断鼓起来,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村集体有了收入,村上经常开展广场舞、歌咏比赛,每年还评选先进典型,感觉村子也有了活力。”博勒梯嘎查村民荀志伟说。

近年来,明仁苏木鸡心果产业日趋成熟,以鸡心果为主的果树经济林达1.8万亩,每年为农民增收4000多万元,林下套种的红干椒每年为农民收入2000多万元。万亩经济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正不断显现,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明仁苏木徐徐铺开。

作者:刘昭磊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