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时节,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农田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一台台机械正在开足马力播种小麦,它们为农户提供耕、种、管、收多样性服务,让农业生产集约化、机械化、产业化程度大幅提升,满足了农户的多元化需求,也为推动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
在沙海镇沙海村一组村民姜德明家连片种植的小麦地,伴随着大型农业机械的轰鸣声,小麦种子播撒进泥土,一块块农田播种完成。姜德明今年种植的80亩小麦,全部交由晟吉农牧专业合作社进行托管,既抢抓了农时,也大大节省了种地的成本。
“今年,我跟合作社早早签订了合同,托管种植小麦,以前我们雇人家种一亩地是40块钱,签了合同是每亩25块钱,而且免费提供飞机打药、收割、打捆、耕地,这样就大大节省了人力跟财力,我觉得这托管模式挺好的。”沙海镇沙海村村民姜德明告诉记者。
得益于农业社会化组织提供的精准而高效的服务,有效破解了小农户“不愿种地”“种不好地”等难题,也为规模化、连片化种植提供了技术支撑。沙海村的许多村民都与晟吉农牧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农业社会化服务土地托管合同,合作社不仅提供机耕、植保、收割等农业机械作业,还为农户提供信息、技术、维修、培训、咨询等服务。
据了解,目前合作社拥有6架植保无人机、40台小麦播种机、30台拖拉机、30台玉米、葵花播种机等多种大型农机具,有效降低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提高了耕作效益。
杭锦后旗晟吉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何巧玲表示,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认可合作社,合作社在2023年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面积耕种、防、收共5万多亩,整村推进2万亩,给农民增收增效、省工省力。
近年来,杭锦后旗不断因需施策,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常规培训,帮助实现长远发展,并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110的优势,架起了农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桥梁,推动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融入乡村振兴之中,让它们成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支撑。
“杭锦后旗通过近几年的培育,2023年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我中心备案达到64家,服务面积预计达到100万亩,全程托管和多环节服务将达到20万亩。我们采取的模式主要是‘服务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组织+合作社+农户’,通过规模化带动服务,整村整社推进,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农户的收益,促进了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旗农牧业经营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宝柱介绍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昊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