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追肥机是我年前专门去外地拉来的,我们全县也没几台!”2月25日,李兴泉看着刚组装好的两台新装备,兴奋地介绍,“很快就能派上用场了!过一阵施小麦返青肥时,施肥深度和施肥行距都能灵活调节!”
李兴泉是山东省武城县兴泉家庭农场负责人,他在武城镇董王庄村承包了500余亩土地,并能为周边其他农户提供从种到收的全程社会化服务。当下,新一年的春耕备播进入关键时期,李兴泉早早调试好了各种农机设备,买好了农资,没事的时候,他就到地里转转,观察土壤情况。
李兴泉已经备好农资。资料图
武城县地处鲁北,2022年小麦越冬期经历了多轮寒潮,天气干旱少雨,部分小麦地块发生了冻害。同样密切关注着墒情的,还有甲马营镇志远粮棉合作社负责人牛文忠。他正通过卫星遥感平面图观察田间地头的情况,“按照不同颜色,辨别哪一块地发生病虫害,或缺乏营养元素,或土壤墒情出问题。这些红色区域就是存在冻害问题的地块,要着重管理。”牛文忠说。
2022年初,甲马营镇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合作,牛文忠负责提供其中大部分的农机服务。在种植管理过程中,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收集地面多光谱数据,生成反映作物长势的遥感图像,“根据手机上观察到的情况,提前制定农机作业方案。”牛文忠坦言,卫星遥感技术提高了农机作业的精准度,也节约了不少人力物力,近几天他已经在根据墒情,调度农机设备与农机手,准备麦田化冻大忙一场。
同样在甲马营镇高坟台村种粮大户高立忠也心怀期待,他刚刚备好了承包的300亩地需要的化肥和农药,早在几天前,高立忠还在为资金发愁。“目前资金回笼比较慢,购买农资有些困难。”高立忠说,“了解到我的困难,武城县农商银行甲马营支行给我办理了30万‘鲁担惠农贷农耕贷’,从申请到放款只用了短短2天的时间,解了我的燃眉之急。”如“农耕贷”“辣椒购销贷”“生猪贷”等,因有部分贴息,农户够降低融资成本。眼下,为了解决农户在春耕备播、春季田间管理方面存在的资金困难,“农耕贷”正在如火如荼推进着,每个镇上均有办理网点。
近日,武城县农业农村局也开始“春忙”,田间地头可以看到不少农技人员奔走服务的身影。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服务站站长刘敏介绍,从春节假期后的首个工作日,武城县就组织了50余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分赴镇街开展春管技术服务,常态化在小麦墒情分析、病虫害防治、早春镇压、春季肥水管理等方面讲解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要点。
“技术员和专家来看过了,说只要及时进行春管,划锄追肥,冻害对小麦的生长及产量影响不大,但要尤其注意防治病虫草害。”李兴泉说,近期,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技术员李涛来得很勤,悉心了解小麦长势情况,开具“处方”。
“前一段的寒潮天气造成部分土壤冻害,农民难免担心,我们现场帮他们做出判断,线上又将《2023武城县小麦春季管理技术意见》和《武城县2023年冬小麦冻害补救措施》通过宣传单、微信群、公众号等手段下发到农户手中,让农户更有信心。”李涛说。
本地专家忙碌的同时,外地专家也来“助力”。武城县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补助和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邀请山东省和德州市农业技术专家到各镇街分批次举办武城县“稳粮保供”专题冬春农民培训班,据悉,培训下沉到镇村一线,以“课堂培训+田间地头指导”形式,进行“理论+实践”教学。
“2021年,武城县正式启动‘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工作,现在的‘吨半粮’核心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已呈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可喜景象。”武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乡村振兴局局长王风广介绍,今年,武城县计划列支700万元用于“吨半粮”创建“一喷三防”作业,目前已形成耕种管收等全流程的服务保障体系。
作者:李淑冉 李帅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