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河北宽城:特色多样的养老服务遍及县乡村
  • 来源:农民日报
  • 编辑:张燕
  • 作者:孙维福 赵丹丹
  • 2023-03-26 11:17:06

近年来,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将养老服务工作作为重要民生工程纳入“十四五”规划,针对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积极探索,建成以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为中枢、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支撑、村级互助服务设施为基础的系统融合、分层分类、可持续运行的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深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

​志愿者走进宽城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

“在这每天都是热乎好嚼的饭菜,一周七天不重样,还可以洗澡理发,闲时打打牌、扭扭大秧歌,还有医生定期来给我们检查身体,敬老院比家里过得还要舒心!”日前,住在蒋杖子村敬老院李长富老人感慨地说。

今年68岁的李长富双腿股骨头坏死,无儿无女,老母亲去世后,自己独居家中,只能跪着烧火做饭,生活苦不堪言。2012年,宽城敬老院投入使用后,李长富就和其他58位独居老人快乐地生活在这里。

目前,像宽城敬老院这样的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公立区域性供养服务机构,在宽城县有4所,按照分区划片原则,分为东西南北片区辐射全县18个乡镇、205个行政村,直接服务270名老人。除此之外,面向县域老人,在主城区还设有民办养老机构1所、日间照料服务站4个和1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造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1所、农村互助幸福院134所,为老年人提供就餐、生活照顾、日间休息、休闲娱乐等服务,辐射惠及5.1万余名老人。

因地制宜,搭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依托宽城敬老院打造以失能、部分失能特困人员专业照护为主的县级供养服务机构,依托乡镇建设的高标准农村互助幸福院和11所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高标准打造134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服务覆盖达100%的行政村。同时,积极整合县域医疗和养老资源常态合作,高标准打造医养结合性质的养老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日间照料服务站设置医疗(站)点,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日渐成熟。

财政支持,夯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投资4500余万元完成4所区域性敬老院消防改造项目和敬老院、福利院建设项目,圆满完成200户特殊困难老年人进行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养老服务硬件设施设备水平,极大地改善了养老居住环境,形成了“村级+慈善+政府+个人”四级联动“众筹养老”服务模式。

精准服务,开创社区养老服务新模式。为提高服务老人的导向性和靶向性,高标准建设5个社区日间照料站,具备生活照料、助餐供餐、文化娱乐等服务功能,培养100名“金牌护理员”和社会工作者,服务共覆盖全县170个小区8561名老年人。同时实现点对点养老服务,依托县级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服务热线、社区医疗服务站(点)等为老年人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老年人以居住小区为中心,步行10分钟为半径,即可享受到“生活服务、商业服务、医疗康复、文化娱乐、精神慰藉”等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资源,找到适合自己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

试点先行,开拓特色养老志愿服务新载体。在解决农村老人孤独和物质生活方面难题基础上,该县积极创新形式和载体,通过志愿互助服务,依托“时间银行”志愿服务管理平台,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养老新模式。目前68名老年志愿者,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帮助114余次,服务总时长约128小时,其中包括生活照料、健康指导、心理慰藉、呼叫服务、困难帮助等基本服务,在社区形成了互助共济的和谐氛围,树立了居家互助养老的新品牌。

作者:赵丹丹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维福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