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青海达隆村春耕备播“添法宝”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倪杨金子
  • 作者:孙海玲
  • 2023-03-29 23:25:56

每年春耕时节,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向化藏族乡达隆村总是率先完成播种任务,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有“播种法宝”。提到这个“法宝”,离不开中国人民解放军62201部队对达隆村的结对帮扶,更离不开达隆村“军民共建鱼水情 干群携手践初心”党建品牌的成功创建。

自2016年以来,帮扶部队始终坚持“地方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的原则,坚持深入村户了解群众所需所求所急所盼,因人制宜、对症下药,连续8年同达隆村开展部队帮建、军民共建活动。

了解到达隆村的农机生产设备缺乏、小型农用生产设备效率低下等现实情况后,帮扶部队多方筹措资金46.8万元为达隆村购置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具4台,在满足村民日常耕种需求的基础上,将其作为集体固定资产进行对外租赁,收取的租赁费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了集体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有了帮扶单位支持的大型农机具,这几年我们早早种完田,早早出去打工,就比别人多了一些就业的机会。”说起村里的“大机器”,村民靳发铃脸上的笑容满足又幸福。

除了在春耕上的帮助,村民们发现自从和部队结对帮扶以来,村里的颜值也有了大幅提升。“以前,我们村里的道路坑坑洼洼,乱堆乱放现象严重,村里基础设施落后,现在路面平整、村容村貌发生了大变样,这都是党的好政策给我们老百姓的大实惠。”谈到村容村貌的变化,老党员靳成仓乐呵呵地说。

“今年,我部将配套帮扶资金30余万元,实施村内部分村级主干道铺设项目。”中国人民解放军62201部队帮扶工作负责人介绍,帮扶部队在帮扶各类项目的同时,不忘送去“精神食粮”。一方面,筹措教育帮扶资金,为村委会、农家书屋捐赠书籍、书包、篮球等文化用品,累计折合资金15万元,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多次为村内老人进行义诊,发放常规药品、血压测量仪等医疗物资,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作者:通宣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孙海玲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