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集团名山农场有限公司积极做好春耕生产科技服务,确保农业生产安全,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名山农场气象站室外观测场工作人员王爱霞说:“现在是置床、摆盘的关键时期,我们加大对气温、风速等气象监测频次,及时向种植户传递信息,为种植户合理安排农时农事提供保障。”
气象站结合今年春季天气形势,公司早谋划、早部署,提前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巡检和维护,充分利用地面站数据采集分析等方式,对气温、大风、湿度、地温、日照、蒸发等气象六要素进行监测,并对今年气象情况进行短期、中期、长期的预测分析,通过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方式向种植户第一时间发布信息,逐步实现“看天管理,知天而作”。而同样忙碌的,还有农业科技服务中心的技术人员们。
在农业科技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刘洋对去年采集的500份土样的化验结果进行最终整理,将制成的施肥建议卡发放到种植户手中,为种植户生产定制配方肥,让农田吃上专属定制“营养餐”提供科学数据支撑。
刘洋说:“我们去年通过土壤类型、作物品种、耕作方式等划分取样单元区,采取GPS经纬度定位、s形布点共采集500份土样,现在已经全面检验完成,计划在月底前完成施肥建议卡的制作和发放。让种植户根据建议卡去购买配方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节支增收。”
多年来,为实现农业生产与黑土地保护的良性循环,真正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公司在全辖区设立了17个黑土监测点,对全部耕地建立土壤养分含量档案,为种植户提供及时有效、有针对性的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实现了按方购肥、按卡施肥,同时,还积极推进秸秆还田、粪肥还田、科学轮作等有效措施,让黑土地“减肥增效”,有效地改善了土壤情况,截至目前,公司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达到了2.7%左右。
今年,名山农场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从备肥备种、清雪扣棚、检修农机到如今的置床、摆盘,为种植户提供全过程的科技服务,切实帮助种植户解决春耕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点餐制”供应的形式,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增加了多个水稻品种,满足种植户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稻种统供率100%。
作者:王晓萍 张琳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伟林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