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由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主办的“四季环呈·滇池沿岸美丽乡村”招商推介会在滇池之畔举办。呈贡区政府相关负责人重点对卧龙浦古渔村和斗南村、滇池沿岸美丽乡村发展规划进行了宣传、推介。
呈贡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宁在致辞中表示,呈贡滇池沿岸乡村资源丰富、条件优越,这些村庄就像一颗颗尚未打磨的珍珠,亟待打磨、抛光、塑形。这里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是投资的热土、兴业的乐园,是有识之士创业兴业、施展抱负的理想之地。呈贡也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招商,以周到细致的服务亲商,以优质周全的管理安商,以优厚优惠的政策富商。
近年来,呈贡区抢抓乡村振兴的发展契机,以都市驱动为方向,以做强产业为重点,以融合发展为路径,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全域全面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已鲜切花为代表的产业迈上新台阶,乡村面貌焕然一新,乡村治理得到有效改善。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留下“远望滇池一片水,水明山秀是呈贡”的赞誉。这样的赞誉,在滇池之畔卧龙浦古渔村和斗南村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
卧龙浦古渔村位于滇池东岸,背靠七星山,北侧濒临浩渺的滇池,是一个“靠山、濒湖、水绕”的美丽村庄。村庄保留了大量的历史痕迹,村落里分布着连片的清代、民国时期的传统风貌建筑,是呈贡区历史风貌较好、环滇历史文化要素遗存较完整的村落,于2020年被列入昆明市历史村镇名录。
为做好卧龙浦古渔村遗址保护,呈贡区引入昆明华侨城美丽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社会资本方,参与卧龙浦古渔村保护及生态治理项目,主要以文创产业为主题,彰显文化传承与保护,将项目打造为集文化双创、文化消费、休闲度假观光游憩为一体的文博艺术小镇。
呈贡区政府副区长李晓吉表示,呈贡区将按照“古滇民居文化体验村”的建设定位,继续以“一颗印”、“三合院”、“走马转角楼”等传统民居为载体,充分挖掘卧龙浦古渔村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古村落修缮保护,再现“渔浦星灯”景观,打造集渔村景观、乡愁记忆、艺术创作等为一体的文化休闲体验村,真正做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斗南村,一个人们把它与鲜花联系在一起的鲜花之村。村庄位于昆明市东南面的滇池东岸,自然环境优越、草木四季常青,可谓“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在斗南村,最让人赞叹的要数斗南花卉市场。它是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拥有“全国唯一的国家级花卉交易市场”和“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花卉拍卖中心”,汇聚了云南省80%以上的鲜切花和周边省份及东南亚国家的花卉,出口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国鲜切花的相对市场份额高于70%。
据了解,2022年,斗南花卉市场鲜切花交易再创新高,鲜切花交易量突破110亿枝、交易额突破121亿元,中国花卉行业“市场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地位和品牌价值明显提升。
李晓吉表示,斗南村将按照“七彩花谷”建设定位,围绕从买花模式向赏花经济升级,聚焦大众化消费产品,建设一批花街、不夜花巷、玫瑰网红打卡点、鲜花节庆展览馆等集花卉买卖、文化创意、打卡摄影于一体的多元特色项目,形成“花卉 + 吃、住、玩、游、购、娱”全产业链体系,塑造“最美花卉村”的形象品牌。
在打造美丽乡村之外,呈贡区还有更长远的谋划,把这些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的点连成面,建设呈贡区乡村振兴产业融合示范园。
概括地说,就是形成“一环、三片、多点”的总体格局,以创业富民生活美的总体思路,打造升级版乡村旅游,依托现有产业、道路、居民点分布等,细化功能分区,设计打造休闲观光区、乡村接待区和文化交流区;通过建设乡村文博馆,举办龙舟山歌节、摸鱼节、梨花节、宝珠梨采摘节等文化活动,打造乡村旅游文化传播核心;引导和利用现有村庄居民闲置用房进行提升改造为特色主题民宿,统一规划、统一格局,打造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让旅游民宿向文化民宿提档增质,最终形成观美丽风景、游田园风光、住特色民居、购生态产品的农旅有机融合产业示范园。
李晓吉说,呈贡区在云南首创“妈妈式”投资代办服务工作模式,为企业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真正实现“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的代办服务工作模式。50%以上政务服务事项可在1个工作日办结。同时,呈贡区还出台了《关于促进招商引资相关政策的规定》等若干优惠扶持政策,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按“一企一策、一事一议”原则支持企业发展。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