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湖南宁乡:“三送”行动促春耕 “四高”创建保粮食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暴佳然
  • 作者:梁嘉伟 张宏奎
  • 2023-03-31 18:07:43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进入春忙时节,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回龙铺镇,万亩沃田内挤满了忙碌的身影,人群吆喝声、机器轰鸣声交织跌宕,奏起了春耕生产的“交响乐”。

敲门入户送政策 涨种粮热情

一直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短缺,早稻种植成本持续抬高,农户种植热情自然不高。为改变这种状况,宁乡市农业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种植双季稻的补贴。

补贴政策出台后,回龙铺镇第一时间将其梳理清楚,精心制作《种粮补贴政策解读》图册,安排了一轮“赶早春,促春耕”的网格任务,由党员干部带着政策敲门入户家家走访,调查双季稻种植意向,解读新的补贴政策,动员农户种植早稻。

对于大多数家中劳动力不足但有种植意向的农户,干部们为其积极协调,委托大户代管代种,确保人尽其力、地尽其用。经过一轮宣传动员,农户们在种粮政策中看到了诚意和效益,热情高涨,就连在外务工的有田农户,也表示要将耕地流转给大户种粮。截至3月23日,回龙铺镇落实早稻种植意向已超过两万九千多亩。

科学引领送技术 提种粮水平

解决了“种不种”的问题,还需要解决“怎么种”的问题。回龙铺镇共有130余名种粮大户,不同大户种粮方式习惯各不相同。选种上,有的用中组53,有的用中早35;育秧上,有的采用工厂化育秧,有的采用传统育秧;栽插上,有的选择机抛,有的选择手抛。生产环节处处是“变量”,生产结果也充满着“不确定性”。

在回龙铺镇粮食生产“四高”示范区的千亩核心区内,专家们实地踏勘,对生产区内土壤成分、空气湿度、降水、温度等多条件进行分析,结合科学实验进行论证,给这些“变量”赋上了“定值”,粮食生产这道“函数题”获得了“最优解”。

“早稻品种选用中早39,育秧常规每亩6公斤左右,育成后有序机抛,每亩50盘……”“3月10日之前准备秧田,12至15日分批浸种,15日后分批播种,秧田期25-30天,4月10日到20日抢晴移栽,4月10日到28日有效分蘖……”在早稻种植课堂,回龙铺镇农技站的工作人员根据《“四高”试验示范双季早稻高产创建技术规范》,给农户们详细介绍早稻种植各生产环节中应采取的最佳工作模式,强调各生产节点的注意事项。农户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亩产600多公斤的成功案例让他们赞不绝口,跃跃欲试。“四高”示范区的创建将粮食生产高标准、高技术带向田间,将高产量、高品质的回报馈赠给辛勤的劳动者们。

未雨绸缪送保障 稳种粮军心

料峭东风破客衣,春寒不比腊前时。“倒春寒”向来是春耕生产的“大敌”之一。在育秧期,秧苗脆弱,当寒潮来临时,地表层温度骤降到5℃以下,秧苗容易烂在地里,进而延误播期。

“今年双季稻种植规模大,种户多,入春以来气温明显升高,有出现‘倒春寒’的可能性,要做好灾害性天气应对准备工作。”回龙铺镇党委政府着眼长远,科学谋划,选取了几家育秧水平高、质量有保证的合作社,同阶段备育了500亩秧苗。即便是有的大户生产管理不当,或因为自然因素导致缺秧,农田中依然能够及时栽种,确保早稻生产顺利推进。

“预备秧又称太平秧或应急储备秧,是为了保障农田能够及时全部插上秧苗,不误农时。有了这批预备秧,广大农户们就可以放心去干,也算是给他们吃下一颗‘定心丸’。”回龙铺镇农办相关负责人说。

除此之外,为应对可能发生的旱情,回龙铺镇于去年冬天就开始兴修水利,包括太阳坝渠道改造、灭漯河提质建设项目,确保农田灌溉水源充足。

春耕,是一个时节,是一种景致,是劳作在这片土地上农民们的希望,是地方扛起粮食安全重担的责任。序幕已经拉开,回龙铺镇将全力以赴,抢抓农时,持续稳步推进“四高”示范区创建,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作者:张宏奎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