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供销合作联社在综合改革中,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新部署新要求,立足五团镇巡头村产业基础,以冷链仓储设施建设为抓手,投资60万元,建成占地120平方米、集冷库仓库于一体的村级冷链仓储中心,积极探索“供销社+冷链仓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有序推进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了供销合作社与农业农村农民联结更紧密、为农服务功能更完备,实现集体增收、群众致富双赢,为助力乡村振兴贡献供销力量。
解决急难愁盼 体现供销担当
五团镇巡头村,是城步农业产业发展示范村。这里平均海拔880米,非常适合延季蔬菜生长,几乎集中了全县所有的延季蔬菜种类,且品质好、产量高,是城步延季蔬菜产业发展的黄金地带。全村除种植水稻300亩外,其余全部种植延季蔬菜,包括冰蓝红薯160亩、西红柿150亩、南山萝卜150亩、辣椒120亩,以及罗汉果、芭蕉宇、荔浦香芋、红茄等,此外还有峒茶400亩、黄金梨160亩。
巡头村还利用毗邻广西桂林市场的优势,辐射带动周边四个村3000余村民发展蔬菜种植,成为城步延季蔬菜发展的重点区域和湘桂边界小有名气的“菜篮子村”。
但多年以来,新鲜农产品贮存难、销售难等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当地农户。随着巡头村冷链仓储项目的推进,如今,当地的农副产品不仅能够就地贮存冷冻保鲜,还极大提高了错峰销售、跨区域销售等能力。“在此之前,对于冷链仓储,其他市场主体不愿做、做不了也做不好。如今,供销合作社立足三农,大力推进冷链仓储项目,不仅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户急难愁盼问题,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县供销联社理事会主任戴德强说。
切实提升效益 实现致富双赢
冷链仓储项目的建成,让五团镇广大农民吃了“定心丸”,再也不担心天气灾害、公路垮塌、市场价格低迷等各种不利因素了。
由于巡头村山高路陡,自然灾害频发,村民发展产业常常心有余悸。2021年初,气温骤降导致罗汉果不能成熟,且遇打霜就全部开裂,不仅如此,过早的冰冻也让20万斤西红柿和青皮辣全部烂在田里。村民看在眼里,痛在心里,却又无能为力。去年上半年实施冷链仓储项目后,果蔬贮存的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去年冬天,天气较前年更加反常,村供销社和合作社及时提醒村民提前采收入库,有效避免了果蔬冻害。
去年11月,村里唯一的对外道路进行维修硬化,外地的货车进不来,村里的产品出不去,村民当时心急如焚,村供销社和合作社及时提供仓储服务,帮助村民解决果蔬存储问题。
去年上半年,广西部分地区遭遇洪灾,桂林市场的辣椒价格起伏不定,高峰时涨到4元一斤,价格回落只1.5元一斤。由于有了冷链仓储这个“稳定器”,巡头村看准行情避开价格低谷,让辣椒销售价格稳定在每斤3元以上,有效提升了经济效益。去年下半年,罗汉果也全部在价格高峰期售出。
巡头村巡航生态种养合作社负责人陈代林对此深有体会:“冷链仓储项目不仅大大提升了农业主体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还让农副产品销售对接市场更有优势,既直接增加了老百姓收入,又让合作社增收更稳健更持续。”2022年,除去发放村民工资和土地流转金34万元,陈代林经营的合作社实现利润80多万元,较没有冷链仓储前至少增收10万元。
强化制度保障 发挥最大效益
巡头冷链仓储项目遵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实施“村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流通”的经营模式,将“供销为民、助力发展、联接到户、服务到户”做实做细,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工作实践,辐射周边四个村3000余村民,直接服务种养合作社4个,累计贮存各种果蔬300余吨,为各专业合作社和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收入,也为薄弱的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租赁收入2万元。
除此之外,巡头村冷链仓储在农闲时还对外有偿出租,如为村民红白喜事提供菜品冷冻服务,让冷库效益发挥最大化。巡头村支书肖成利为村里的冷链仓储项目由衷点赞:“冷链仓储项目,以点带面连片,贴近农业农村农民,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让供销与农民利益联结更为紧密,让供销为农民服务更为具体,有效巩固拓展了当前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作者:肖丁勤 冯世民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梁嘉伟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