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稽东镇作为水源保护地,在生态红线的处处受限之下,近年来,当地坚持党建联建,着眼留守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依托“三心生态共富工坊”,开发“一桌土菜”项目,帮助留守老人增收。截至去年底,“一桌土菜”累计销售额达400余万元,与稽东镇10个行政村签订共富收购协议,为近千名老人人均增收2000余元。
大桥村是稽东镇集体经济薄弱村之一,蔬菜种植条件优越,却苦于缺乏市场销路。为丰富农户增收模式、扩大增收渠道,此前,大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返乡创业的“一桌土菜”品牌创始人尉建亢成立了强村公司——三心生态农业发展公司,一则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二来解决农村的闲余劳动力。
试验了一段时间后,成效十分显著。现在,“一桌土菜”扩展到全镇范围内。据介绍,该项目采用“企业+村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三心公司”通过订单种植方式,在各村设立蔬菜收购点,集中收购村民的蔬菜。
利益如何分成?一盒蔬菜礼盒的销售额,农民拿52%,村社20%,企业28%。为确保蔬菜品质,公司还以120到150元的日薪,让村民按标准进行生态科学种植。大桥村村干部黄钢强说:“过去老人种菜,是自己吃点,儿女拿点,朋友送点,地里烂点,没有什么收入,享受不到共富的喜悦。现在收入高了,种地都有劲头。”
稽东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一桌土菜”项目实施以来,通过打造“田园美、产品美、价格美、农户美”的品质形象,山区蔬菜的知名度广为传播,尤其是经政银企合作推广,目前,“瑞丰农行”的26家支行,以及当地6家千人以上规模企业的食堂已加入订购行列,并逐渐受到杭州、上海高端餐企的关注,已成功入驻杭州市乡村振兴共富体验中心。
据介绍,接下来,稽东镇还将打造蔬果种植共富基地,创设土菜沉浸式体验点等,不断做大“一桌土菜”的蛋糕,让集体增富、群众增收。根据计划,今年,“一桌土菜”销售额目标定在600万元以上,预计将为参与项目的老年人人均增收3000余元,共富协议村的队伍将扩大到15个村。
作者:严飞飞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