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春风轻拂,京郊进入市民踏春赏花的高峰期,也迎来温室大棚瓜果蔬菜集中上市的时节。4月3日,平谷区东高村镇崔家庄村第二届西红柿尝鲜季与镇域“一村一主播”电商培训同步开启。崔家庄村温室大棚内蔬果飘香,多个西红柿品种陆续上市,早露蟠桃、黄瓜、生菜等各类果蔬也即将成熟,静待广大市民和客商采摘订购。
获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年产西红柿30万斤
崔家庄村位于泃河南岸,土壤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建棚后用河砂进行了土壤改良,所以西红柿沙瓤好吃。自2002年发展设施农业种植西红柿,距今已有20年历史,形成了一套独有的西红柿栽培与管理模式。
2019年、2020年崔家庄紧抓“三策五包一奖”政策机遇,完成167栋种植大棚升级改造,改造后的大棚坚固耐用,抗自然灾害能力提升,冬季棚内温度也提高3-5摄氏度,极大改善了果菜种植的条件。
根据消费者的口味需求,崔家庄重点引进多种鲜食优良品种,组织村民集中培训,提升种植技能,施用农家肥和微生物肥,保持作物自然生长周期,天然成熟的西红柿酸甜适口,味美多汁,健康、安全的西红柿得到消费者一致认可。
2022年崔家庄村(西红柿)获评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目前崔家庄村可实现年产西红柿30万斤、生菜180万斤、温室大桃产量20万斤。
与农业院所合作,引进10余种优良品种
近年来,崔家庄村高度重视科技兴农,与北京市农技推广站、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市农职院、市农学院等机构合作,并与市农学院等三所学院合作成立科技服务团队示范基地,重点引进10余种鲜食西红柿优良品种和新奶白、菜心等10余种新蔬菜品种,不断提升产品品质。
“农学专家老师现场帮助农户解决病虫害防治、育苗、种植技术、农产品销售、创建特色农产品品牌等农业产业中的技术难题。农户通过专家指导,对产品品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全面了解产品品种特性,根据其特性进行种植,不仅能提高产量还能增加效益。”崔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张海友介绍。
目前崔家庄村已经完成蔬菜无公害认证,正在积极推进崔家庄村鲜食西红柿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下一步将注册“崔庄子”品牌,创建“博士”农场项目,让科技引领高质量发展。
作为平谷区蔬菜主产镇,东高村镇蔬菜资源丰富,蔬菜种植面积9000余亩,年产蔬菜2.5万余吨,约占全区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一,现有博士农场10家,欧李、西红柿、大葱、鲜菊花、草莓、葡萄等各种绿色、有机农产品四季不断,初步形成了南宅庄户欧李、赵家务大葱、崔家庄西红柿以及大旺务豆角、克头秋葵、高家庄小丝瓜等特色品牌。
电商讲师团走进各村,打造“一村一主播”
2022年东高村镇借鉴“互联网+大桃”的成功模式,与顺丰、京东合作,启动“互联网+蔬菜”工程,真正实现网络销售渠道和物流渠道的贯通,建立果蔬从农户田园直接搬上市民餐桌的闭环流通体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今年,东高村镇以举办第二届西红柿尝鲜季为契机,启动“一村一主播”电商培训,将在发展“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基础上,发挥东高村镇电商讲师团作用,在各村组织开展电商培训,打造“一村一主播”。
“通过培养本土新农人主播,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带货成为‘新农活’,将镇域特色高品质农产品推向各地,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产业发展。”平谷区东高村镇副镇长蔡晓芳说。
下一步,东高村镇将持续建立健全“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主播”机制,通过筹办西红柿尝鲜季、欧李采摘节、大葱尝鲜季等农事节庆活动,深化村企联建,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并整合辖区内特色农产品资源,按照“要想吃得好,就往平谷跑”的理念精心打造“吃在平谷·寻味东高村”系列活动,塑造东高村特色美食新符号。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芦晓春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5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