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2023三峡乡村牡丹文化节暨乡村振兴元宇宙微论坛在重庆开州五通乡开幕,数百亩林地的牡丹芍药盛开,牡丹花、牡丹瓷、书画展、刺绣展、牡丹食品赏鉴同步举办,新华社中国搜索数字党建、数字农业、数字政务、数字孪生、元宇宙等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在湖面上方岩壁上“三峡牡丹”四个大字在盛开的牡丹掩映中,为西南乡村振兴牡丹产业、牡丹文旅打造了一个崭新名片。
重庆开州区五通乡是一个移民大乡、林业大乡、农业之乡,位于重庆市开州区西南边陲,地处“开万梁”关键交通节点,浦里河穿越其间,全乡幅员面积49.8平方公里,辖5个村、1个社区,40个村民小组,共3029户8798人。采取“企业+农户”和“集体经济+农户”的发展模式,在桐林、兴五、三元等村发展芍药、牡丹、黄精等中药材种植2000亩以上。在兴五社区和桐林村种植牡丹、芍药500亩,引进牡丹50多个品种,创建了三峡乡村牡丹园,投资470万元,加大牡丹产业和文旅设施建设,完善三峡乡村牡丹园配套设施。以集体资产股份的方式,成立了五通牡丹旅游开发公司。创新建立数字农业发展平台;投资100万元,建成桐林村智慧农业项目,特色农产品溯源、牡丹种植智慧物联网、农产品交易和支付、乡村产业圈数字孪生等系统设备,并投入营运。真正实现了以花为媒的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2022年举办第一届三峡乡村牡丹文化节,全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万元。采取“小模式大群体,带动大规模”发展方式,利用元宇宙与数字赋能乡村产业。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认养当地特产——黑山羊活动,依托溯源系统,线上对接以随时掌握黑山羊生长状态,实现“一羊一码”,延伸产业销售链条,做强“岱峰”黑山羊品牌。2022年全乡发展养殖大户46户,带动流转土地种粮种草34户,3500亩,年出栏达1万只,实现产值1000万元以上。
2023年,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新华社中国搜索积极探索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方式,帮助五通乡进一步实现乡村发展目标。为了五通乡牡丹产业更快的发展,自筹资金引进牡丹新品种,开拓牡丹产业的外缘,引进牡丹瓷、牡丹食品等新产业,收集名人牡丹书画,为当地的牡丹产业添光加彩。
为了提高“三峡乡村牡丹文化节”的知名度,中国搜索在“时藏”平台公开发行“三峡乡村牡丹园数字徽章”,该藏品设计由一朵盛开的红色大牡丹为核心,以其中国传统朱红色和嵌入金色的花边作为主色调和装饰元素。精美的刻纹与点缀的鎏金工艺交相呼应,细致地表现牡丹花瓣的层次和丰富的纹路,整体呈现出一种华美而高贵的气质。
中国搜索还在五通乡开展自主研发六位一体“第一学习室”品牌数字党建学习站,依托单位现有会议室进行轻量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方案,运用国家级搜索平台技术优势融合国家级通讯社内容优势,深入解决企业、基层党建学习、成果展示、党务管理等诸多痛点与难题,全面助力五通乡以数字党建建设。
2023三峡乡村牡丹文化节是一次数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探索,不仅在现场展示了智慧党建、智慧政务等新技术,活动现场也充满了智慧农业的科技成果,对温度、土壤、水质的实时监测,保障了温室内牡丹新品培育要求。本次牡丹文化节分会场——五通乡“牡丹庄园”,通过数字孪生进行设计开发。三峡盆栽牡丹研究中心同期在五通乡“牡丹庄园”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牡丹专家通过视频连线参加了活动仪式。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三峡盆栽牡丹研究中心将通过数字传输形式,收集各地专家提出的意见,提供研究线索,并将研究成果在云平台展示,为赋能乡村振兴提供数字化经验。
作者:朱小勇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