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会议活动 详情
“中国筇竹之乡” 云南大关举办首届筇竹文化节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郜晋亮 李自洪
  • 2023-04-13 10:55:19

4月9日-10日,筇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大关县首届筇竹文化节在“中国筇竹之乡”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举办。

筇竹文化节文艺展演。周兴欢 摄

本次盛会以“文化赋能筇竹产业,科技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其间,100万亩筇竹基地落成典礼隆重举行,竹王、笋王和剥笋比赛气氛热烈,筇竹文化艺术展演生动演绎新农村的独特魅力,筇竹饮食文化展示丰富美味,专家论坛和讲座精彩绝伦,面向全国高校的筇竹创意设计大赛令人期待。全县上万竹农和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游客、媒体齐聚一堂,为大关筇竹产业发展赋能增彩,助力大关乡村振兴锦上添花。

大关县地处昭通市腹心地带,复杂独特的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和“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孕育了筇竹这一“中国独有、大关独大”的稀缺性资源。2018年,大关被中国林学会授予“中国筇竹之乡”称号。

筇竹林。晏清琴 摄

2019年以来,大关县围绕筇竹品质优异、资源占有量世界之最、市场前景广阔等优势,将筇竹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把筇竹种质资源特色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作为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投入竹产业资金17.3亿元,规模化造基地、专业化建园区、组织化育主体,举全县之力培育和扶持筇竹特色产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从种质资源保护到育苗、种植、管护、笋材开发利用的全产业链发展路子。截至2022年底,该县竹林面积达111.5万亩,其中筇竹面积从20.83万亩增加到101.83万亩,筇竹笋年产量从0.8万吨提升到3.5万吨,竹材年产量从0.4亿根提升到2.5亿根,竹产业综合产值实现14.8亿元,受益群众17.3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72.5%。

剥竹笋。杨德强 摄

筇竹兴大关,是发展的必然。在筇竹产业发展高峰论坛暨大关县首届筇竹文化节期间记者了解到,大关县将紧紧围绕打造百亿元级筇竹全产业链,在基地建设、设施配套、主体培育、精深加工、竹林旅游等方面持续用力,推进竹笋、竹材、竹叶、笋壳等全竹利用,拓展以竹代塑、以竹代木、碳汇交易等新业态,不断提高“大关筇竹”品牌影响力,占领市场制高点。到2025年,全县筇竹笋产量实现10万吨,竹材产量达5亿根;到2030年,筇竹笋产量实现20万吨,竹材产量10亿根。

“大关筇竹发展其势已成,其时已至,发展潜力巨大、合作空间广阔,我们将用最大的热情、最好的政策、最优的服务来促进合作交流。”文化节开幕式上,大关县委主要领导说。

作者:李自洪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