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藏在“一双鞋”里的创富密码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张轩铭
  • 作者:郭诗瑀
  • 2023-04-13 15:34:56

3月30日上午,在莘塍街道仙甲季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邻里创富微工坊”,30余位老人麻利地进行鞋底剪样,桌前摆满了劳动成果。

“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来这里做点手工活。大家一边干活一边唠家常,邻里关系都亲近了。”今年75岁的林阿婆告诉记者,来料加工操作简单、时间自由,每天能有六七十元的收入,工资当天结清,大家热情颇高。

图为“邻里创富微工坊”搬到“邻里节”活动现场。

休闲鞋是莘塍的“标签”。从最初的手工缝制布料鞋、家庭作坊式制鞋,到现在产业集群发展,休闲鞋产业历经30多年的蜕变,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块状经济,成为当地支柱产业,莘塍也因此荣膺“中国休闲鞋生产基地”称号。

如何做好“一双鞋”的共富文章?莘塍街道以休闲鞋产业为核心,通过“政村企”党建联建,制定需求、项目、资源“三张清单”,实施“一联建一工坊一项目”,大力盘活塑胶、合成革等产业上下游厂商资源,畅通供需链、加工链,在减少企业运输成本的基础上,建立居民家门口的“邻里创富微工坊”,绘制了一张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的“共富地图”。

“邻里创富微工坊”为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采用集中劳作、按件计费方式,劳动者每天领取一次任务单,交付一次成品,当天结清工资。同时,劳动者还可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工作能力自行安排工作量,更加灵活化、人性化、个性化。

“一些老人、残疾人,平时空闲时间很多,又出不了远门,很少有合适的赚钱机会。还有些全职妈妈,需要照顾家庭,也找不到时间灵活的企业岗位。”莘塍街道党建办主任潘旭莹介绍,“邻里创富微工坊”让这些居民不再为工作地点远、工作时间不灵活而烦恼,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

为确保“邻里创富微工坊”高效化运转、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运营,街道牵头组建了“红色管家”“红色代办员”队伍,“红色管家”负责牵头落实共富工坊日常管理、报酬协商、质量把控和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确保工坊安全健康运行;“红色代办员”队伍则吸纳企业、村社、社团等党组织和新就业新业态群体中优秀年轻的先锋力量,送原料上门,送成品回坊,解决行动不便居民的实际困难。

集结多方之力为共富造血。目前,莘塍已建成“邻里创富微工坊”10家,带动居民300余人就近就业,其中残障等特殊群体20多人,人均年收入增加4万元。

图为百速鞋业“共富工坊”。

不仅如此,“一双鞋”还走出了具有莘塍特色的“共富新路径”。眼下,以定向招工、来料加工、品牌带动、电商直播、产业赋能为主要形式的“共富工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产业园区、工厂车间。“接下来,我们将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强村富民的竞争优势、发展优势,积极构建党政搭台、产业引路、多方共赢的共富模式,集成政策、集聚动能、集中力量,带动就业人数再创新高。”莘塍街道组织委员鲍振兴说。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郭诗瑀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