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卢氏县被称为“天然药园”“一步三药”,因此卢氏县很多村民熟知中药材。今年60岁的横涧乡代家村农民牛金会更是精通药材,而且还发了“药财”。
“去年我的合作社销售中药材1300多吨,销售额1个多亿。”牛金会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主要是五味中药材,去年销售连翘干品1100多吨,一公斤的价格在110元到120元。其它黄精、五味子、苍术、天麻四味药材,供应药厂有200多吨。”
和中药材打了一辈子交道的牛金会,创办了卢氏县金宏连翘合作社,入社村民88户,户户种植、加工连翘等中药材,每户年收益十多万元到数十万元。
牛金会说的连翘、黄精、五味子、苍术、天麻五种中药材,在卢氏被称为“卢五味”,是卢氏具有地域特色、量大质优的五种道地中药材。
“通过科技创新和金融服务,我们实现规模由小变大,产品由粗变精,药材变成药品,通过产业优化升级,把山区老百姓熟悉的五味药材做成富民‘良方’。”卢氏县县长刘万增说。
卢氏县是全国十大中药材生产基地县之一,境内盛产1225种中药材,国家重点保护的中药材品种21个。如何变资源优势为高质量发展优势?卢氏县科学处理“少与多”的关系,品种少才能规模大,有重点才能创品牌,围绕“卢五味”这五种中药材品种,建立组织体系,制定生产和招商“双图谱”,建强中药材产业链,10多万药农链接产业、企业和市场,走上致富路。
2016年以来,卢氏县出台了中药材种植、管理、加工等全产业链奖补政策,全县已建成连翘万亩以上示范基地5个、千亩以上示范基地34个,全县连翘总规模达到120万亩,黄精等其它道地药材15万亩。
今年春季,卢氏县兴起连翘、黄精、五味子等“卢五味”种植热潮,新发展“卢五味”中药材种植面积2.3万亩,其中高效连翘8000亩。
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卢氏县强力培育以中药材精深加工为特色的工业体系,该县开发区已入驻8家中药材加工企业。其中,新建的投资额上亿元的两家中药材加工厂已开始试运行,连翘等中药材提取、中药兽药数条生产线试产成功,黄精系列药食同源产品已开始试生产;投资10多亿元的乐氏同仁经过重启改造,近期4条生产线将量产40种药品。
为持续推进以“卢五味”为重点的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卢氏县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金融”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以岭药业、北京康仁堂、汇辰实业公司供货商分别入驻潘河乡、官道口镇、双槐树乡,促成以岭药业和金宏连翘专业合作社订单合作,4个初加工基地年加工销售连翘干品2100吨。新建5个乡村中药材加工项目,实现中药材加工基地多点开花,全域发展。
为有效解决中药材贸易资金不足问题,卢氏县还探索创新订单、仓单、存货、应收账款等供应链金融产品,发放金融扶贫贷款6亿多元,以销促产,实现产销两旺。
“卢五味”渐成品牌、越叫越响,卢氏县中药材产业规模越来越大,效益越来越好,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截至目前,全县已发展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80余家、药农1.9万户,建成初加工、烘干车间和冷库1000多个。
此外,卢氏县通过打造“中药+”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研发了艾草、黄精等系列保健品,建成连翘、五味子等中药材研学实习基地10多个;连年举办连翘花季,培育发展文旅康养专业村20多个,建成康养民宿和农家乐300余家,开发了药浴、药膳等文创品牌,获评“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作者:张海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帅杰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