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基层 详情
新疆温宿县:“冷水鱼”养出富民“热产业”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刘婉茹
  • 作者:李道忠 商维先等
  • 2023-04-18 21:16:13

近日,走进新疆温宿县恰格拉克乡古勒巴格村,一个个方形鱼池整齐排列,十余名渔民正在开展春季大捕捞。

时下,古勒巴格村鱼塘喜迎丰收,有鲫鱼、草鱼……渔民相互配合,分工明确,筛选、装桶、过磅,然后迅速装进鲜活车。

“鱼塘水质好,鱼质鲜嫩,每当捕鱼时节,各地采购商都会慕名前来收购,今年的收购价比往年还高一些,丰收已成定局。”渔民何流笑着说道。

今年是何流养鱼的第5年,他家有300亩鱼塘,在他的精心管理下,连年丰收,每年售鱼都在100吨左右,销售额达100万元左右。

何流告诉记者,今年刚捕捞,采购商就来到他家里,3吨鱼刚捕捞出塘就被抢购一空,增收4.5万元。“我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通过发展水产养殖过上好日子。”何流说。

鱼肥、品质好、有销路,增收明显,何流如今的好日子得益于温宿县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天山冰川及积雪融水在温宿县境内形成大大小小的河流,正是看到充足的水资源优势,当地诸多农民发展水产养殖,从事养殖鲟鱼、虹鳟、三文鱼等冷水鱼。

近年来,古勒巴格村依托资源优势,紧扣产业、紧抓特色,把以生态渔业为主的水产养殖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生态冷水鱼养殖产业,为当地农民增收养出一条致富的“热产业”。

如今,古勒巴格村生态鱼池达到350亩,年捕捞量上百吨,销往阿克苏市及周边县(市),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与此同时,该村在鱼塘周围发展农家乐项目,把水产养殖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实现生态效益和渔业经济效益“双赢”。

作者:刘红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实习生 商维先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