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18日,湖北省首届“楚茶杯”斗茶大赛在湖北省农科院开赛。湖北11个主要产茶市州、7大茶产业重点区域公用品牌,共选送308份茶样参赛。大赛设“绿茶、红茶、黑茶组”组别,最终湖北“茶王”将脱颖而出,由此打造湖北最具代表性的优质茶品牌。
近年来,湖北茶产业发展迅猛。2022年全省茶园总面积558万亩、茶叶总产量40万吨,茶叶总产值达217.4亿元,综合产值超780亿元,位居全国前列,茶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为加速打造湖北“千亿”茶产业链,湖北省政协主席、省茶产业链长孙伟亲自部署首届“楚茶论坛”,论坛包括本届斗茶大赛等特色亮点系列活动,作为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的重要内容。
“本届斗茶大赛邀请了多位全国知名茶界大咖作为评委,是首次在湖北茶叶赛事中聘请公证员全程公证。”湖北省农科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杰表示,赛事按国家标准来审评规范,尤其对样品进行严格把关,所有参赛茶样均被双密码编号。将确保大赛环境“公开、公平、公正”,赛事结果“客观、准确、公正”,把斗茶大赛办成湖北省茶事活动的“金字招牌”,提高茶品质、唱响茶品牌、振兴茶经济。
如何评选出一杯好茶?“茶品质是关键,香气和滋味是核心,简单来说就是闻起来香、喝起来好喝,让大众消费者能够长期坚持喜欢喝下去。”湖北省茶叶学会会长、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副所长高士伟研究员介绍,茶叶的生产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还需要采用合适的制作工艺和技术,确保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本次斗茶大赛将借助文博会的“东风”,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湖北“茶王”。
多年来,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以科技支撑楚茶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乡村振兴。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等单位支持下,成功获批农业农村部茶树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在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拥有“两岗一站”,居全国省级农科院前列。扎实推进湖北省科技服务茶产业链“515”协同推广行动、省茶叶技术体系等项目,建立农科教、产学研多方协同推广新机制,打通科技成果落地“最后一公里”。
本届大赛由湖北省茶产业链工作专班、省发改委、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省供销社支持。湖北省茶叶学会、省茶叶协会主办,湖北省农科院果茶所承办。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乐明凯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