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走亲走出“致富田”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张燕
  • 作者:朱海洋 胡金成
  • 2023-04-25 22:26:49

千里奔赴,刚下飞机,宋费玲一行便马不停蹄地从巴中恩阳机场辗转赶往四川南江县八庙镇青宝村,舟车劳顿,单趟就得8个小时。落地那一刻,等候在村口的村民们立马笑颜相迎,丝毫没有生分。对他们来说,这是“亲戚”来了,欢喜得很。

这门亲戚其实并没结多久。宋费玲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玉米与特色旱粮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两年前,受研究所所在地的浙江省东阳市委派到南江县种子管理站担任副站长,其中主要一项任务就是产业帮扶,这已是她第10趟到南江。“哪家亲戚能跑得这么勤呦!”南江县农业农村局不少干部都为之动容。

南江是个山区县,不少地方靠山泉水灌溉,大型水利工程难以覆盖。一直以来,玉米作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但难卖高价,尤其行情不好时,有些农民索性撂荒。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宋费玲很想改变,她从更换品种入手,在自家玉米良种“百宝箱”中,找了几个时下市场最热门的鲜食玉米、甜糯玉米品种,看看哪个最合适,哪个农民最爱种。

其实,局里不少同事也听说,浙江的鲜食玉米卖得好、价格高,可就是不好种,南江山区的农民能种好吗?宋费玲当然不会只管引种,不管指导。为了授人以渔,他一趟趟往山里跑,一家一家教,每个环节盯牢,每个要点讲透。还别说,渐渐不少人就摸找了门道,两年下来,着实尝到了甜头。

昔日的撂荒地,如今摇身一变成为鲜食玉米核心栽培示范基地,总共200亩,还辐射带动周边村镇种植了1000余亩。“以前只知道守着老品种,图个温饱,没想到,玉米种植还有这么多讲究。”谈及收成,青宝村村民黄党先显然兴奋不已,“你看这鲜食玉米,能卖出水果价,一棒卖到10块钱,还供不应求,以前想也不敢想。”

自2021年6月,东阳市与南江县“牵手”开启新一轮东西部协作以来,双方尤为注重产业协作,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理念,不仅推进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利用农旅融合、直播带货等,拓宽销售渠道,提升产品溢价。

“‘结亲’后,一批批党政干部、专技人才、企业家乘着东西部协作的东风来到南江,真正把南江当作自己家,把老百姓当成亲人看,用智慧和汗水开拓‘致富田’,携手续写新时代‘山海情’。”东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两新工委书记赵炜说。

作者:胡金成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朱海洋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