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地方 详情
一座田园综合体是怎么“炼”成的?
  •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 编辑:杜娟
  • 作者:李丽
  • 2023-05-06 22:00:59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鼓励发展教育农园、研学基地、乡村露营游、乡土文化体验游等新模式。随着国内乡村游升温,田园综合体再次引发关注。

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村新业态,从首次提出至今已六年,究竟该怎么建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各地都在探索。

在湖北省,有一家从2016年开始经营,人气至今盛而不衰的田园综合体——宜昌市枝江同心花海。不久前,这里成功举行了湖北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农耕体验项目,并成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

六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坡。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度假的乡村游热门打卡点,还是众多中小学和单位团建的教育农园、研学基地。六年来,周边乡镇村民们在这里就业、增收致富。这座田园综合体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记者进行了调查。

“田园综合体不仅仅只是赏花”

春夏之交到同心花海,只见亭雕绿树、小桥流水,一步一景。繁花,绿树、美不胜收。回想建园之初,时间拉回到2016年。当时,赏花游刚刚出现,并进入人们的视野。田园综合体应运而生,并吸引了一批有志农业的人士返乡创业。王玉梅就是其中之一。2016年8月,还是湖北省宜昌市一名事业单位干部的王玉梅放弃了稳定而体面的工作,回到老家湖北省枝江市问安镇同心桥村流转了一千多亩荒坡,想建座田园综合体。田园综合体长啥样呢?王玉梅和乡亲们听得多,但还没见过。于是,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从种樱花开始起步。“我和老公拿出了所有积蓄,并用住房抵押贷款,成立了枝江市同心花海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回想起返乡创业情景,王玉梅说,“当时想法很简单,以为只要种樱花,收门票就可以赚钱。”

游客正在同心花海景区体验农事活动。

同心花海的建立获得了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不仅为村集体增加了租金收入,还能带动村民到园区打工就业。起初,王玉梅只引进了几个少见的樱花品种栽种。头两年,王玉梅和村民们每天天不亮就扛着锄头出门,晚上回来一身泥土,连指甲缝里都是泥巴。返乡创业时,王玉梅50岁。她给自己许下心愿,“什么时候裤腿上没泥巴就好了。”2018年,樱园迎来盛花期,满园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盛花时期,58元/人,景区开始接待游客。

问题也开始出现。樱花花期短,单靠售卖门票,游客量有限,而且和国内大部分田园综合体一样,园区内旅游场景可看、可玩、可体验的不多,因此难以吸引来、留得住游客。要实现更好地发展,必须重新定位。

“田园综合体不仅仅只是赏花!”王玉梅请来园艺规划师重新设计园区,除了樱花,还引进种植了郁金香、向日葵,以及粉红佳人、蓝玛、虞美人、龙胆海洋之心、墨西哥飞蓬等数十个独特国外品种。“田园综合体内涵很丰富,”王玉梅边摸索边总结,从2019年起,开始在景区进行花文化的开发传播、开办花艺课堂,举办了郁金香节、樱花文化节、草坪音乐会、乡村文化市集等活动。游客范围很快从宜昌拓展到武汉、荆州、台湾等地。“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万人,因为能看花的地方很多,但既能赏花,又能体验花文化和乡村文化的田园综合体很少。”旺盛的人气给了王玉梅发展的信心,也提出了更多要求。当年,根据游客需求,发挥问安镇是传统水稻种植区的优势,同心花海增加了水稻插秧、割谷等农事活动体验区,进一步延展服务。

“越大不一定越好,但一定要做‘精’”

看到王玉梅建的田园综合体“红”了,周边县市也跟风做起了“乡村田园+旅游”“农业生产+旅游”的田园综合体,很多投资规模远超过同心花海,但客流量大都不如同心花海,有的甚至开业一年就关门转行。“不是钱投得越多就能持续。越大不一定越好,但一定要做‘精’!”六年来的经历让王玉梅颇有体会,“尽可能为客人提供好的体验服务,客人的口碑就是最好的广告。”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里,几对父母正带着孩子在同心花海景区里体验农活。“同心桥村离城区有约一个小时车程,周边也没有其他旅游资源,更没有做商业广告。许多游客都是听朋友介绍过来的,”王玉梅介绍。

所谓做“精”,在王玉梅眼里,就是提供的服务更精细、更专业。守着这么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在外人眼里,王玉梅赚钱应该很轻松。“别人看到的都是风景,自己看都是要做的事情,”每天一睁开眼,走到园子里,王玉梅就发现,有的地方杂草长出来了,有的地方脏了需要清洗了,人员培训要更新了,“很多工作短期看是没有效益的。如果抱着挣钱的心态做,就做不好。”

即便在最艰难的2020年,当其他田园综合体纷纷停业转行时,王玉梅也依然在创新拓展延伸服务。“我发现,市民在居家封控时,对鲜花更喜爱了。这也打开了我的思路:疫情时期,景区的发展必须从等着游客上门赏花,变成送花和花艺到游客手中。”这一改变也为王玉梅寻找到了门票收入之外的创收增长点,“深入挖掘花卉文化,提供更专业服务,我们开始承接景观布置等花卉工程,仅这一项年收入超1000万元,高出门票收入近4倍。”

“不能停步,停下来就会落后”

随着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作为乡村与城市、农民和市民的一个联结体,田园综合体也得与时俱进,符合当下需求变化,适宜新发展方向。

三年前,得知第九届湖北省农运会将首次把农耕竞技纳入比赛项目,正在寻找合适场地时,王玉梅主动要求将此项目放在同心花海举行。“这个项目集趣味性、竞技性、娱乐性于一身,内容与农民生活生产紧密相接,地点选在同心花海也是经过反复考虑的,结果也十分理想。”第九届农运会总裁判长苏文涛告诉记者。农耕竞技项目,不仅对场地要求更专业、而且对各项细节极为严格。很多人觉得承接这个比赛,付出太多,不划算。但王玉梅却觉得,这是一个极好的可以提高同心花海服务能力和水准的机会。

经过三年多来的不断打磨,这里成功举行了湖北省第九届农民运动会农耕体验项目,成为全国农民体育健身活动基地。独轮运瓜、背篓投篮、车水抗旱、插秧比武、池塘抓鱼、喜收瓜果等农耕竞技项目,如今已成为同心花海最热门的农事体验活动。同心花海成为众多中小学开展农耕研学指定基地,“每天都有团队过来研学或团建,节假日至少得提前一周预订门票和房间,大都是冲着农耕体验项目来的,”这越发坚定了王玉梅朝“专、精”方向发展的目标。

市民来同心花海举办婚礼。

“不能停步,停下来就会落后。”就这样,王玉梅时常提醒自己,现在,她还想发挥园区地理环境优势,举办微型马拉松、竞走等行业体育赛事活动。目前,景区正联合相关部门策划推进项目实施。同时,她还将周边的农家乐、民宿纳入园区统一管理,为过来研学的师生们提供食宿。目前,同心花海景区已吸纳附近村民70余人就业,分布在农业生产、工程管理、餐饮服务、研学导师等多个岗位。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丽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06045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2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