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社主办

首页 动态 详情
2023年白湖麦新品种田间现场观摩会
暨稻茬麦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研讨会召开
  • 来源:中国农网
  • 编辑:陈晨
  • 作者:杨丹丹
  • 2023-05-15 21:03:24

5月14日,白湖麦新品种田间现场观摩会暨稻茬麦丰产提质增效技术研讨会在安徽省白湖农场召开。

白湖农场今年集中连片种植白湖麦1号5800亩,白湖麦4号3400亩。该活动由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主办,会议邀请了南京农业大学、安徽省种子管理总站、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安徽省种子协会、安徽省农科院的专家,对白湖种业自主选育、连片种植的小麦新品种白湖麦1号、白湖麦4号进行田间实地调查和测产,实测产量白湖麦1号540.91公斤,白湖麦4号488.61公斤。

会议对稻茬麦丰产提质增效技术开展研讨。“白湖麦1号长势喜人,穗层整齐一致,综合抗性好,田间未见病穗和倒伏,中后期熟相极佳,准备今年秋季全部种植白湖麦1号。”桐城市文胜家庭农场胡根生研究员表示。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大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种植户黄涛介绍说,今年他试种了5亩白湖麦1号,目前观察亩产不会低于550公斤,今年秋季也将大面积种植。

“白湖麦1号、白湖麦4号能够有这样的长势长相确实难能可贵。白湖麦在生长期间,一直处于不利的气候条件。去年秋种季节,一直干旱无雨,田间墒情查,播种困难;春季又遇到极端低温冻害。”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宋教授宋贺介绍,根据今年的研究,通过比较12个江淮稻茬麦区小麦品种,初步研究发现白湖麦1号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灌浆中后期旗叶叶绿素含量高。白湖麦1号是弱筋小麦品种,为满足弱筋品质要求,施肥通常需要精准“控氮”。在“控氮”条件下,白湖麦1号在灌浆中后期的旗叶叶绿素含量是最高的品种之一,这为后期籽粒饱满度和粒重的提高创造较好的条件。二是群体结构对土壤氮浓度的响应较稳定。白湖麦1号在亩基本苗17万左右时,0氮肥施用条件下,可形成22万有效穗;在亩施12千克氮条件下,可形成32万有效穗。表现出“低氮穗不低,中氮穗不冒”的特点,为小麦的稳产提供较好的群体基础。三是分蘖成穗率高。在控释肥施用形成较为平稳的土壤氮浓度下,白湖麦1号表现出分蘖成穗率高、小穗率低、穗层整齐度高的“两高一低”的特点,具有较强的减氮增效的生产潜力。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还会有其他一些突出特点会被不断挖掘。

与会人员还观摩了白湖长龙农场四分场大面积白湖麦1号的种植现场。南京农业大学工会主席戴廷波教授,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科教处领导娄安军,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李金才教授,白湖分局、白湖集团公司领导徐维、陈明夫、王松洋参加了会议。

作者:王德好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杨丹丹

相关新闻
左侧固定广告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