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绥江县中村村第一书记张雄:“村里的变化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2023-05-16 15:42 来源:农民日报客户端 编辑:张燕

中午12点多,张雄顾不上吃午饭,就急匆匆地从村委会赶往石板溪美丽村庄点。

“张书记,跑那么快干啥!”刚出门就被村民撞见。“上海的游客来我们村旅游了,我要忙着去当导游。”张雄说。

只见一辆大巴车缓缓停下,张雄快步迎上前,热情地向游客介绍当地的美景美食。

2021年5月,在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水务局工作的张雄来到中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当时,初来乍到的他,人生地不熟,不知从何入手。

村里的发展思路是什么?如何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深入调查研究是基础。那段时间,张雄深入群众家中走访,到田间地头看;往镇、县里各部门、先进村跑。一个多月聊下来、看下来、跑下来,心中有了想法。

“国道213从村庄蜿蜒而过,房屋错落有致,群山环抱,溪水潺潺,300余亩梯田层层叠叠。”张雄跟村里决定,依托交通和生态优势,建设美丽村庄,走农旅融合产业发展道路。

张雄(左三)向村民宣传党的惠农政策。

经过汇报争取,2021年8月中村村石板溪美丽村庄启动建设,新建、硬化了道路,建设了生态停车场和一批小而精的景观节点,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改扩建了村集体民宿客栈。为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2022年中村村还规划建设了观光采摘园、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事体验区、“天空之镜”。一个偏僻的村落变身乡村旅游“打卡地”。

“游客多的时候,一天要做8桌以上客人的饭菜,收入很不错。”当地一位经营农家乐的负责人罗琴说,村里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多亏了上级派来的张书记。

“上任伊始,我就告诫自己,面对乡村振兴工作,一定要抓住重点,下足‘绣花’功夫。”张雄和村“两委”形成共识:主抓产业和就业两个关键,组织村民发展稻鱼共生、竹子、瓜蒌、天麻等产业3万余亩,产业覆盖每家每户;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帮助村民推荐务工就业岗位,协调开展家政服务、钢筋工、叉车工、电商经营等技能培训,促进村民增收。2022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06元。

在村民眼里,张雄不仅是带领他们增收致富的好书记,更是贴心人。村民们回顾着张雄到来后的点点滴滴。为困难老人申请低保,关爱留守儿童,组织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民饮用水质和灌溉用水,利用网络平台帮助村民销售稻田鱼、稻花米、腊肉等土特产……张雄用真心真情和实际行动为老百姓办实事,得到村民的认可。

张雄(左一)向村民推介务工岗位。

“张书记头脑灵活、办事踏实,带着村民的期盼,找路子、排困难、谋发展,带领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提起张雄,村民杨永福充满感激。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驻村临近结束,张雄心里还是有些不舍。这几天,张雄又在瓜蒌种植基地、石板溪美丽村庄点,以及毛绪剑等村民家里走了走,把反映的问题作了安排。

“我做的一切都是作为一个驻村干部应该做的,看到村民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我就很有成就感。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就是我最大的收获。”张雄说。

作者:杨东升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郜晋亮

———— 分享至 ————
深度报道
推荐视频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