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将至,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小龙潭镇青龙街村的村民们,早早来到村口的大棚西红柿基地,开始一天的忙碌。
眼下正值西红柿的转色期,在种植大棚里,村民袁辉正忙着给西红柿藤绑线、打杈。由于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袁辉的媳妇范李梅也来到地里帮着打下手,“大棚西红柿一年能种两季,产量高、好管理。”袁辉边忙边说。
袁辉修剪西红柿枝叶。
今年39岁的袁辉是青龙街村小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去年,他家靠着种植西红柿、烤烟、玉米等作物,年收入超过了30万元,“放在过去,做梦都不敢想。”袁辉感叹道。
早些年的青龙街村缺乏主导产业支撑,村民的生活不算富裕。近年来,村里依托良好的耕作条件和光照充足等优势,围绕大棚蔬菜种植作文章。
开远市烟草专卖局积极响应青龙街村优质蔬菜基地建设项目,引导当地烟农发展“粮食+烤烟+蔬菜”多元化种植模式,出资修建沟渠、机耕路、水池管网等设施,为基地建设提供了扎实的配套农业基础。
2019年,袁辉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拿出10万元来建设大棚,种植大棚西红柿。然而,大棚种植对于他而言是个新领域,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最初,由于经验不足,大棚内出现了零星的虫害,他心里很是焦急。
2021年7月,开远市烟草专卖局技术员在下乡服务过程中听袁辉提起此事,当即前往大棚查看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技术员建议他在大棚内悬挂“黄蓝板”,在诱杀不同病虫害的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袁辉听取了技术员的建议,及时实施了病虫害防控措施,提升了西红柿的产量与品质。
袁辉在西红柿棚内悬挂诱捕蚜虫等害虫的“黄蓝板”。
去年,开远市烟草专卖局还在青龙街村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通过实施800亩烟蚜茧蜂技术以防治大农业的蚜虫虫害。
今年,袁辉的12亩大棚里种满了西红柿,一眼望去,尽是丰收的景象。谈到对未来生活的畅想,袁辉笑得更加灿烂:“把西红柿管理好,收入就有了保障。”前阵子,袁辉读初中的女儿考进了全年级前十,小儿子也进了幼儿园。明年,他打算再种点百香果。
勤劳肯干、敢想敢做,这是袁辉的幸福密码,也是青龙街村的致富密码。现在的青龙街村,许多农户都建起了大棚,大家相信,只要努力,日子一定会像西红柿一样红红火火。
作者:耿晓宇 文/图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 by farm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