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丁茶亩产量从3000斤到6000斤,开发余庆小叶苦丁茶牙膏、口服液、速溶产品、酵素等功能产品,推广小叶苦丁茶蓬状种植技术……在贵州省余庆县,一支“智囊团”引发了万千变化,让这座农业小城在乡村振兴征程中迸发出了新生机。
“智囊团”是该县的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近年来,该地通过“自主提需求”与“综合实际选”相结合,从省、市科研院所、高校、县农业领域选派技术专家组建“科技特派员”团队,让农技人才到基层一线,以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新技术新品种示范推广为主要服务内容,帮扶企业(合作社)申报省、市科技项目,创建集成示范基地,培养本土技术能手,切实让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智力引擎”。
“这些茶株来自世界各地,种类不一、生长各异……”走进白泥镇桂花村小叶苦丁茶种质基地,省科技特派员团长骆衡如数家珍,每一棵茶树的来源、种类、生长周期、产量情况他都信手拈来。据介绍,该种质资源基地共收集了全国各地的小叶苦丁茶品种,鉴定了7种小叶苦丁茶亚种,经过成分检测目前优选出2种优质小叶苦丁茶亚种,在全县现有种植基地推广种植。
同时,科技特派团还采用“师带徒”的模式,对全县的田秀才、土专家采取“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定点帮扶,对县内的产业大户采用“技术顾问”的形式对其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护航,让农民懂技术、产业有保障、发展更快速。
“田特派员特别尽心,在技术上有什么问题,都是随叫随到的。”家住龙溪镇红军社区的贺选正发展了300余亩苹果桃,去年又引进了优质小香猪,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产业,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市级科技特派员田洪刚便到养殖基地上指导了20余次,他对此充满了感激。
据了解,2022年以来,选派到余庆县的省、市科技特派员共19名,覆盖43个村(社区),开展现场服务累计1011天,帮助解决技术问题62个,开展农技培训2562余人次,帮带培养本土人才63人,充分激活了乡村振兴新动能。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刘久锋
服务邮箱:agricn@126.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395205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0354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78 京ICP证05068373号
农民日报社主办,中国农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Copyright©2019-2024 by farmer.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